第(2/3)頁 游學,最初是窮苦人家的書生,家里沒有銀子支付他們趕考所需花銷,他們不得不提前一年或半年啟程,每到一個地方靠著替人寫信、賣字畫賺取下一個地方的路費、住宿后再繼續前往。 通常幾個學生一起,大家相伴而行,漸漸形成一種文化。 蘇陽小兩口出來,除了阿武還帶四個寒家護院,還有小青,龍天辰的小跟班,和張帝師那一群人,四輛空騾車,大家伙走走停停,地方好,他們會停留久些,地方不好,過一宿就走也有。 寒素自幼跟母親走生意,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帶當地有名而廉價貨物到下一個地方銷售,不能大富大貴,但能賺取他們一行人生活花銷,不至于坐食山空。 張帝師看到寒素把上個地方帶過來的貨物一并賣給他人,并賺取一倍的銀子,不由得感嘆,“通商,通商,原來如此。” “物以希為貴,自然就價高。”出生于商戶之家的寒素,自幼開始接觸帳本銀子,只要有本錢,她就能賺銀子,眼光奇準。 她要帶的貨,通常是都是旺銷,利潤高的貨。 張帝師出來后,樣樣好奇,和凈心書院嚴肅古板的院長差天共地,當然龍天辰和小孫子的功課并沒有落下,結合所見所聞,把書本上生澀難懂的文字用簡單事實來解說。 出來的日子,一行人有苦有樂,有順利有逆境,迎接過新生命誕生,亦面臨過死亡威脅,見過不少的人和事,對不少人伸出援手,被不少人陷害過,他們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跟隨的,多半是孤苦無依,或獨自一人,他們有些為報恩,有些為生活。 能跟隨的,多半有一門拿手技能,能教導龍天辰或龍天辰身邊人的人,或醫或藥或偷或賭,形形色色,用蘇陽的話來說,不管是什么手段,能保全自己,讓自己活得更好比什么都好。 蘇陽和寒素二人相處很幸福,溫馨。 溫馨到長念醒來壓抑不住心中的羨慕,羨慕蘇陽和寒素的生活模式,沒有大富大貴,沒有山珍海味,寒素收銀,蘇陽賣貨;夫唱妻隨,或妻走夫隨。 偶爾在荒山野路上過夜,夫妻倆從來沒有愁過,在平淡的日子里收集點點幸福時光。 這個夢,長念有意外收獲,她終于記住蘇陽、寒素、十七以外的名字——張晃。 可是,細想,這個名字,對她來說沒有意義。 對方只是一個小孩,僅僅記得名字有什么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