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認知的擴散,對日后皮城民眾的傾向是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的。 只能說,不枉林恩在這里演的一出好戲了。 當然,林恩也沒有騙梅爾。 他的確是不打算直接占領皮城,雙城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絕非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化解。 如果讓祖安強勢占領皮城,先不說皮城民眾的反彈問題。 最首先一個,一直以來遭受欺壓、傷害的祖安民眾如果來到皮城,他們會不會站在一個勝利者的角度對皮城的民眾頤指氣使? 高高在上的思想,林恩是不能容忍在祖安出現的,至少不能落實到明面,形成主流思潮。 有高低貴賤,就會形成血緣之外的遠近親疏,從而推導到抱團、黨爭、階級固化…… 當民眾不再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林恩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這是他的基本盤! 在祖安,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只是職業分工不同! 無論具體落實會到一個怎樣的地步,但林恩一定要用實際行動,讓這一點融入到無數祖安民眾的內心之中。 而與之相對的,便是皮城民眾對林恩的信任問題。 林恩本身是不需要皮城的,需要皮城的是祖安,是正在不斷發展的祖安。 祖安需要借助于皮城目前的人口、技術、土地這些資源的優勢,進行更高速度的經濟增長。 但林恩所需要的,是皮城民眾的信任。 認可度,才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絕對根基。 這就意味著,皮城與祖安,林恩需要一視同仁,大家都是親兒子,沒有干兒子。 但這又會出現一個問題。 祖安民眾的心中會存在不滿,在他們看來,皮城是失敗者,皮城是敵人,是仇人。 林恩對皮城一視同仁的對待,在祖安民眾眼中,是優待,是要侵犯他們的利益的。 如果強行推行下去,即便民眾不反對林恩,也會在他們的心中留下芥蒂。 因為其本質就在于,祖安與皮城,就目前而言,還不夠統一。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又很好解決。 在這其中,起到絕對影響的因素,便是時間。 時間、政策。 經濟交融到文化交融,這不是一個短時間之內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林恩需要一個緩沖。 從皮城要的那塊土地,就是這樣的一個緩沖。 林恩也必須要承認的是,在融合的過程中,皮城跟祖安的人民之間,一定會出現數不清的矛盾。 有人會承受、會失去,同樣的也有人會釋放、會擁有。 林恩只能讓這個過程盡量的公平一些,盡量的緩和一些。 雙城之間本質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地緣的接近、文化上的如出一源,決定了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總體情況。 皮城需要祖安,祖安也需要皮城,雙方之間如果能夠統合到一起,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的。 那為什么雙城之間又會形成這樣的特殊的剝削關系,而且這種剝削、壓迫一持續就是幾百年呢? 制度、文化、人性…… 歷史總是曲折螺旋上升的。 林恩抬頭望著墻壁,目光仿佛要透過議會的高聳,投射到無數此刻正在灰狼管束當中的皮城底層民眾的身上。 你們飽受剝削與壓迫、你們整日困頓又悲哀、你們抬頭望天求索,卻毫無辦法。 誰能拯救你們?誰能帶給你們平等,誰能讓你們變成一個真正的人? 祖安的天空一片黑暗,但那里的人民已經站在了陽光之下;皮城的天空一片光明,但這里的人民依舊在黑暗當中前行! 去祖安吧!那里有著未來,有著希望! 要知道啊,思想,才是最強的武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