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受限于菲羅斯家族,梅爾每年依托于菲羅斯家族的各項專利而收割的大部分利潤,全都要交給梅爾身后的這個支持者。 沒錢,腰桿就挺不直,所謂的奪權自然也是無從談起。 梅爾一直都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將這個松散同盟變成自己手腳延伸的機會,而隨著與林恩的合作,這個機會似乎悄然而至。 這兩三百萬的收入到底從何而來?它來源于,林恩跟梅爾簽訂協議之后, 從米達爾達家族手中收購的那批被淘汰的廢舊生產線。 皮城是自由進步之城, 對科技的極度重視就意味著,舊有的技術通常三到五年之內,就要進行一次更新迭代。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一個商人依舊頑強的堅持舊技術,而不選擇產業升級,在日前皮城緊張的市場爭奪戰中,勢必要占據劣勢地位。 而那些被淘汰的生產線呢? 呵……無處處理。 整個符文之地,除了皮爾特沃夫之外,全都是封建制的農業國家,諾克薩斯更是一臺時刻開拓的戰爭機器,除了皮城自己,沒有任何人能夠消化這批被淘汰的生產線。 而現在,林恩的存在,讓祖安似乎也走上了一條工業化的道路。 祖安能夠完美的承接皮城那些被淘汰的技術,將皮城的技術迭代利益最大化。 至于祖安會不會借著這個機會超過皮城? 別開玩笑了,就憑那個深陷地底、骯臟、落后的該死的地方,也敢說超過皮城? 梅爾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可以說,哪怕林恩的微光遲遲拿不出來,梅爾也不會中止跟林恩的合作。 能夠淘汰廢舊生產線,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事情,是梅爾根本無法抗拒的誘惑。 這與立場、目光是否長遠沒有任何的關系。 資本決定了,它一定會瘋狂的追逐短期利益,哪怕這種利益是它絞刑所用的繩索。 當然,也不是說抓住這一點,林恩就徹底不用跟梅爾打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了。 每年減少的專利費,可是讓林恩省了不少錢。 “往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那些被淘汰的廢舊生產線,一直是我們頭疼的問題,無論是擱置還是當做廢鐵處理,都是一種費時費力又不討好的路子。 但今年,我已經與祖安達成了一定的交流聯系,他們愿意接手我們手中那些被淘汰的廢舊生產線,而今年那兩三百萬的收入,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梅爾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