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殺-《大寧第一衙內》
第(3/3)頁
文會已經進行到了第二階段,由本次的考官宣讀比試的規則。
文會共分三日進行,首日比試書法,次日比文章,第三日比詩詞。
平國和寧國在每局比試中可以出兩人參加,鄭國每次一人參加,每人最多參加兩日的比試。
考官方面,十七名考官要分開就坐,而且相鄰的考官不能是本國的,這也是為了避免本國考官過于偏袒本國學生。
大家也都知道即便如此,各國也仍然會傾向于支持自己國家的參賽學生的,畢竟這文會代表著自己國家的最高水準,一旦輸了丟的是包括考官在內的所有讀書人。
本次文會還有一個特殊的考官,他至今還沒有出現,因此文會的主辦方暫時不便透露他的身份,只說他不屬于三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但又高于在場的所有大儒。
這讓這群大儒們很是奇怪,至少他們沒聽過蠕蠕或者南蠻出過什么大儒,而且是高于在場所有人的。
文會進入第一場比試,便是書法的比試。書法比試在整個三場筆試中放在第一場,但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小的,只占到兩成的分數。
而次日和第三日的比試分數各占到四成之多,因此這后面兩場筆試才是重頭戲。
那書法就不重要了嗎?顯然不是,除了首日的兩成外,在文章及詩詞的比試中也有書法的分數。
打個比方,你的書法很好但文章一般,仍然可以超過書法差文章一般的人,同理文章好但書法差,是要減分的。
也就是說書法的比試是一個延續性的,單純的書法比試只占兩成。
經過商議后,各國派上了各自書法最為優秀的學子登上高臺來比試。
平國派上的是太學的兩位學生,大寧派的是殷思坦和國子監的監生柳端,鄭國則是派的唐懷。
考題是抄寫平國大儒呂峰的一篇文章和王慎的《蕺山筆記》中的一篇文章。
五名學生各自思索了一下便都將毛筆蘸足了墨開始奮筆疾書。
這個時代的學生自小就苦練書法,大多數都能寫一手不錯的字,但要說到書法,那就不單純是要求字寫的好看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十堰市|
泽库县|
广东省|
清远市|
望城县|
沁源县|
崇信县|
盐津县|
仪陇县|
名山县|
鄂托克旗|
普兰县|
来宾市|
侯马市|
神农架林区|
昌都县|
西充县|
武鸣县|
阿勒泰市|
吕梁市|
青铜峡市|
宣化县|
平陆县|
海林市|
江都市|
满城县|
巴彦淖尔市|
仪陇县|
商丘市|
金华市|
大同县|
康乐县|
建昌县|
泾川县|
涡阳县|
麻阳|
比如县|
蛟河市|
延边|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