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越州的幾枝荷酒樓里,陳阿水興奮的瞪著牛眼向朱庭隆介紹開業(yè)頭一天的情況。 “我說,公子,開業(yè)典禮剛結(jié)束你就走了,你是沒看到后來的盛況!那是人山人海,我從沒見在越州會有這么多人來買書。” 朱庭隆驚訝道:“有這么夸張?哪些書比較熱賣?” 朱大衙內(nèi)實指望越州人民能熱愛他的理工科入門教材,但陳阿水的回答讓他吃驚卻不意外。 “賣的最多的是《石頭記》,今天足足賣出了五百套,頭一天吶,公子!”陳阿水激動的說道。 淼兒已經(jīng)是見過世面了,她調(diào)侃道:“這不也才一百兩銀子的收入嗎?” 對于屠蘇酒業(yè)大千金來講一壇子酒就可以賣近三十兩,五百套書才一百兩,確實是不夠看的。 朱庭隆則回答道:“你知道他的成本才多少嗎?” 淼兒搖了搖頭,朱泳伽則掰著指頭算了算道:“不會超過二兩。” “姑娘真是神算,確實如此。”陳阿水對著朱泳伽豎起了大拇指。 朱庭隆拍了拍自己妹子的肩膀道:“我這妹子經(jīng)營可厲害著呢。” 陳阿水也是給淼兒解釋了印書在以前其實是一個利潤很薄的行業(yè),效率又特別的低,如今這個利潤率在他看來已經(jīng)是要上天了。 淼兒算了算,確實比她們家的酒合算,但朱庭隆說印書主要是為了文化的傳播,不是為了那點錢。 “公子,我就不明白了,這《石頭記》怎么會賣這么火?”陳阿水打了個飽嗝問道。 淼兒呼扇著那股酒味道:“你能離遠點嗎?” 陳阿水不好意思的挪了挪凳子道:“淼兒姑娘莫怪,我老陳也是個粗人。” “這《石頭記》雖然現(xiàn)在才開始印刷,但實際上已經(jīng)寫了有些時日了,有部分人已經(jīng)看過了,估計大戶人家的千金們都略有耳聞了。”朱庭隆打開紙扇輕輕搖著。 朱泳伽神氣的說:“我可是本書的第一批讀者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