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不叫物美價廉叫什么。 程乾安現在本人的報價高到天上去了。 高昂的邀請費用,外加上獅子大開口的分成、版權要求,足以令大多數的公司望而卻步。 本來賣專輯出歌就不是個賺錢的生意,這要請了程乾安,本錢都撈不回來,甚至是賠大錢。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豪擲千金,穩扎穩打才是大多數。 開公司就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途徑。 程乾安停好車后踏入了自己的公司大門。 “社長nim。” 這個高貴的稱呼如今也落在了程乾安的身上。 他向門口的前臺女員工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門口的保安恭敬的彎腰低頭,直到他走進去后才抬起了頭。 人員配備完善,從財務、人力資源運營到保潔、安保,從管理層到員工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您好。” 進入到公司之后路過有一兩個的員工,看到他后紛紛的微微彎腰示意。 韓國職場的前后輩等僵化的制度較于娛樂圈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方面,東亞三國之中做的最好的反倒是中國。 新大樓還在施工當中,部分的樓層還在施工。 有人會想程乾安現在的體量開公司能撐的起來嗎? 答案是完全可以的。 因為在娛樂圈有一個同樣鮮活生動的例子。 姜丹尼爾是個人練習生,在限定組合解散之后便開了自己的公司。 這在韓國的娛樂圈生態下來說簡直是一件罕見的事。 獨棟的公司建筑,雖然層數不高,只有五六層,但那也是獨棟。 占地面積雖然也不大,但各方面的人員配備、部門設置也相當完善。 一個生命周期不長的idol都能做到在財閥資本傾軋的韓國開一家自己的娛樂公司進行活動。 那他才華橫溢能力突出的程乾安為什么開不得。 程乾安走到一間會議室的門口,推開走了進去。 會議室里人坐的滿滿當當,見到他進來之后紛紛起身表示恭敬。 規章制度完善不只是說說而已,團隊制作也不是說說而已。 他需要開會安排各項事務,做大方向的指揮。 就如同樸振英在JYP公司作為音樂制作部門總制作人所負責的事務一般。 “現在負責的工作都有哪些?” 程乾安坐到主位,扭頭看向一旁。 自有一人站了起來開始負責匯報。 “因為公司初創沒有訂單,根據社長的邀約情況,我們分別對每家公司的郵件進行了回復溝通,尋求相關合作意向。” 為什么都有邀約了還要尋求合作意向呢。 人家都是朝著程乾安的名頭來,現在你說不是程乾安,而是程乾安的團隊,人家自然要考慮是不是要合作。 “在提出了報價的情況下很樂觀,有多家公司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合作意向明確。” “如…” 程乾安不時的聽著點點頭,其中有聽過的,沒聽過的公司名字。 報價能接受,那就接,如果還沒有到珍惜羽毛的這種程度,新生的公司正是大干一場的時候。 一場會議結束散場,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人準備好了嗎?” “一會子瑜xi到的時候會有專人接待。” 身邊的下屬說道,引著程乾安到了一間錄音室,接著便退了下去。 程乾安緩緩坐在沙發上,內心一時間頗感新奇。 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確實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讓他感到很新鮮。 這和金大仁合伙的bubble不是一個概念,那更像是他注資掛了個名字而已。 當然,程乾安的內心壓力也有。 每個月固定支出的大筆員工工資保障方面的開銷就是一個壓力。 要想扭虧為盈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得需要拼命工作抓緊發展才行。 周子瑜下了出租車,扭頭看了看周邊的景色,感到熟悉又新奇。 她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來到韓國揮灑汗水的地方。 相比搬入一年時間的新大樓,她還是對這里更為熟悉。 周子瑜抬了抬帽子,讓視野變得更加寬闊,將目光看向了前方,也是原來JYP的舊大樓。 外層的結構雖然沒有變,可如今算是煥然一新。 看了兩眼之后,周子瑜收回了好奇的目光,起步走了進去。 感謝Tenured的萬賞!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