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朕的大明帝國》
第(1/3)頁
“既然如此,愛卿找人重新設計補子吧。”朱由校看著那沒有補子的官服感到有些別扭。
“那陛下以為要用什么圖案為主呢?”畢懋康問道。設計新的一種補子,還是要有大致的范圍的,然后在這一個范圍里創作。
“朕覺得也不用花里胡哨的了,簡單點的就行。”說著,朱由校又看向了畢懋康開口道:“畢愛卿,剛剛汝等在討論些什么?”
畢懋康將一旁的模型拿到朱由校的面前:“陛下,微臣正在和李師傅討論海船。”
朱由校打量了一下,就明白了這是什么:“這是我大明的福船吧?”
“陛下,這正是我大明的福船。”畢懋康答道:“不過這個模型的福船,是李師傅等人商討改進后的,將最常見到的福船類型加寬,加長。”
“為何要要加寬,加長?”朱由校問道。
畢懋康聞言,用眼神示意身邊的李師傅,李師傅明白畢懋康的意思,開口道:“陛下,小......卑職為了能夠在福船上安裝多門紅夷大炮,所以卑職和一些匠人們商量后,才決定要加長,加寬。”
聽了這帶有一絲顫聲的話,朱由校溫和的說道:“別緊張,跟朕講講,如果不加長、不加寬,是不是就上不了紅夷大炮了?”
朱由校內心有些疑惑,按照他在后世見到的一些復原的福船,朱由校覺得放上幾門紅夷大炮是沒問題的啊?
“回陛下,如果有炮想要裝上咱們的福船,那只能是擺在甲板上,之前的樣式的福船確實是能夠裝上紅夷大炮,可是畢公要讓咱們盡可能的增加火炮的數量,所以,卑職才決定加寬,加長。”
“哦,那能夠裝上多少紅夷大炮。”朱由校指了指那個模型說道。
“八門。”
“怎么少?”朱由校身邊的徐光啟眉頭微皺:“陛下,這八門是太少了啊,那些西夷的艦船上的大炮可是比這多很多的啊。”
朱由校也是眉頭微皺,但是嘴上說著:“這也沒有辦法啊,這福船自兩宋時便出現了,也不是為了海上炮戰而設計的,而西夷制造的戰艦,就是用來在海上掠奪與交戰。”
“大明是一個大陸國家,國內資源豐富,不像那些蠻夷,需要向外掠奪資源,他們想要向外掠奪資源,那么他們就得要有先進的船只。”
“是啊陛下,以現在福船的船型,這紅夷大炮只能是擺在船的甲板上面,如果只是將大炮擺在甲板上,那肯定是能夠擺上很多的,可是這火炮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要有人裝填、瞄準、點火的,旁邊還要放有彈藥箱的,如果說都擠在一起,那么操作起來會很不方便的。”
“所以,為了方便操作,才放八門炮的?”朱由校問道。
“正是!”那李師傅接著說道:“陛下,為了考慮船只在大海上的適航性,卑職等才只在基礎上改了一點地方。”
朱由校聞言思索了一番,說道:“要裝上船的紅夷大炮的重量是多少?”
自從紅夷大炮進入明朝后,只要是前裝的火炮,人們一般都是將其稱為紅夷大炮,導致一般的紅夷大炮的重量都是不定的。
“是兩千斤的。”李師傅回答道,接著看了朱由校一眼,說道:“也就是因為要裝上這等重量的大炮,才要加大船身的。”
畢竟火炮的重量上去了,他配套的火藥、彈丸的數量也要上去了。
“確定,這改善過的福船,能夠承受這八門兩千斤的火炮發射時的后座力嗎?”朱由校問道。
“陛下,可以的,就是為了能夠承受這火炮開火時的后座力,卑職等人才決定將福船加長加寬,當然,為了穩妥起見,才決定只上八門。”說實話,李師傅自己心中也沒有底,這一艘木質的船能不能承受這幾門大炮發射時的后坐力。
要知道大明水師的船只在之前,可是沒有這么重的火炮啊,用的最好的就是從佛郎機人手里搶來并防制的佛郎機炮,可是佛郎機炮的重量可沒有這么夸張。
“陛下,將來做出實物后,可以按照情況再往上加幾門們”
“那你們這改進型的福船,長多少、寬多少?”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長十四丈,寬四丈。”
朱由校想了想,大約就是長四十米,寬十一米。
突然間,朱由校有些不解的說道:“朕可是聽聞這福船早就有長達十四丈多的福船了啊,怎么......”
“啊?”李師傅聞言,有些感到不可思議,說道:“陛下,咱這北邊的福船,都是十來丈長啊,不知已有如此的福船,看來是卑職等人,目光短淺了。”
聽了李師傅的話,朱由校明白了,大明北邊工匠造船的技術,貌似不如南方的啊。
“難道,江南的商賈們來北邊做生意,大多是通過水路的,難道汝沒有見到江南的船只的大小嗎?”
“陛下,走運河的話,一般的船只都不會太大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萝北县|
丹巴县|
神农架林区|
开远市|
陈巴尔虎旗|
固镇县|
嘉义市|
综艺|
卢氏县|
黄冈市|
建瓯市|
无锡市|
威信县|
定陶县|
日喀则市|
龙山县|
土默特右旗|
尼玛县|
田阳县|
广宗县|
普兰县|
杭锦后旗|
汝阳县|
施秉县|
和林格尔县|
祁阳县|
本溪|
金门县|
舟曲县|
东阳市|
新乐市|
洛阳市|
娱乐|
霍山县|
建阳市|
衡山县|
柞水县|
越西县|
贡山|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