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千總也就是相當于后世的營團級中間的一個單位,比團級小,比營級大。 而在千總上面的都司則就是團級的了,帶的人也就是三千多的樣子,正好也就是這個年代一個營的人數。 游擊就是都司上面的一級,也就是差不多帶著七千多人到一萬多人之間吧,也就是帶著兩個營了, 相當于后世的旅長、副師長之類的了。 而游擊也開始冠以將軍為名號,就像李凱游擊一樣,高一級的自然可以稱呼其為李游擊,而低級的就得喊游擊將軍了,又或是直接喊將軍。 在游擊的上面便是參將,參將和游擊將軍的理論上來說差距并不大,雖然實際上二者并非是上下屬的關系, 但是參將還是仍然要比游擊將軍高一級的。 參將所帶領的人數就有些不定了,少的能帶兵一萬多, 多的能帶好幾萬都是有可能的,這全權取決于更上面的真正的某某將軍所管轄。 參將上一級也就是某某副將軍了,這些都是給某某將軍打下手的副手將軍,所以,參將就已經是中高級的軍官了,在參將上面也就那么幾個人了。 這些就是大明戰時的軍團作戰規模,也都是臨時的,戰時即設立,戰后即撤銷。 就像如今的朱能被任命為征夷將軍一樣,打完這一仗后,征夷將軍這個職位也就自動撤銷了。 明代對付相應的出兵戰時編制之中,從大到小的將軍編制分別是征虜大將軍、征某將軍、以及某某副將軍、參將、游擊將軍。 征虜大將軍:也就是各大將軍中最高者,統帥全軍主力,多為對蒙古的大規模戰爭中任命,也就是明初的時候用過,之后就沒用過了,但也有例外, 比如李景隆就有幸擔任此職,去打朱棣。 這個就相當于是一個超級集團大軍區的總司令的職位,可以統轄數十萬大軍,一切調度指揮,也就是最高級別的將軍職位了。 征某將軍:負責次一級的軍事任務,或者單獨一個方向上的戰事。也就是現在朱棣對于安南用兵的,規模不如當初攻打蒙古那么大,但也是對于一個國家用兵了,所以叫征某將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