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坐在夏珫前面的,則是吏部尚書蹇義的嫡長子蹇英,他以十四歲的年齡能夠坐在這里,靠的不是其他,正是身為吏部尚書的嫡長子,所以才能讓他坐在這里。 當然了, 這里也是因為都是一些文人聚集的場所, 所以才能讓他坐的這么靠前, 若是去的武人聚集的場所的話,那坐在最前面的必然就是那些勛貴之子了。 而蹇英對面的則是如今的新貴,定國公徐景昌了,以徐景昌的身份,按理說不應該來這里,但是今日他就是來了。 徐景昌坐的位置無疑便是在場諸多位置的首座,或許之前不是,但從他坐下去的那刻開始,也就是了。 徐景昌雖然年歲不大,才十五歲,與在場的近乎所有人也都是同一輩的,但他乃是定國公,一位國公蒞臨于此,這是什么概念。 這場詩會,若非有著太子要來,他也不會來這里。 除了才子們坐在這里之外,那群佳人們則是在后院入座,那些佳人們也都并非是平民,各個都是家中有著背景的。 在落座之后,詩會宣布開始后,眾人也都紛紛開始作詩,無論男女老少,皆可作詩。 定國公徐景昌一早便發現了黃去疾和他那位堂弟徐欽,只不過他并未多說什么,連個招呼也沒過來打,以他如今的身份,若是再對昔日種種揪著不放,也就有些太過丟份了。 太子殿下不在,眾人當然是以徐景昌為首。 不知多少人紛紛上前問候,不說巴結,至少也得給對方留下個好印象。 無論是男方的詩作又或是女方的詩作,雙方都會由下人抄送好,互相傳達朗誦,若是有中意的女子或是才子,可以提出一見,若是爭得對方同意,便可以一同游山觀水,相互談論更進一步。 這也就是朱高熾為黃去疾專門舉辦的詩會,以黃去疾的詩才,隨便做上一首,恐怕便會引得不少女子青睞,紛紛提出一見,如此,黃去疾便可細細挑選,若是不行,自有下一位可以接著見面談論。 過了許久,不斷的有詩文做出,但或許是礙于羞澀,女方那邊始終沒有回應,而女方那邊雖然有過幾首詩,才子們也有不少人想要見面,奈何女方那邊卻是不同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