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兒臣領旨遵命!”朱高煦和朱高燧臉上大喜,連忙應允。 “漢王,去了寧夏鎮后,接管寧夏守軍,凡事多與寧遠侯何福多加商討。趙王,你戰陣經驗不足,去了宣府鎮后, 要切記凡事多聽武安侯鄭亨的,多學,多看,另外與武安侯、武城候王聰、安平侯李遠三人伺機而動,倘若韃靼配合帖木兒南下,爾二人應當鎮守住北方, 致使大明北部免遭劫掠。” 朱棣這職位安排的不可謂不重,趙王朱高燧的還好, 說的是帶著護衛去宣府鎮,實際上并不是去接管的,而是與其一同作戰,增加一些領兵經驗。 可漢王朱高煦就不一樣了,那是完全放權了,直言接管寧夏守軍,寧夏守軍可是足足有著八萬精兵的,再加上其原本的三護衛也就是有著十萬精兵,這可不是一股小勢力。 所以,在朱棣這話說出來后,朱高熾臉色一白,而朱高煦則是臉色大喜,連忙拜謝道:“多謝父皇!若是韃靼敢于南下,兒臣必定將其揍得人仰馬翻!” 朱高燧也是跟著拜道:“多謝父皇!兒臣必定牢記在心!” 他雖然獲得的權力沒有老二大,但也算是能夠增加領兵的經驗了,等他跟二哥一般打出優秀的戰績出來,那下次領兵肯定也就能夠單獨領兵了,而不是事事聽從武安侯的。 “父皇,如此一來, 京城可就空虛了啊!”朱高熾急了,連忙說道。 這么抽調人馬出去,京城的軍隊恐怕也就十萬出頭了,這要是生了什么大變。 “怕什么?!應天府坐落腹地,誰能率領大軍打到這里來?大明朝還有這等有本事的人?”朱棣絲毫不懼,真當人人都是他呢? 再說了,他有十萬大軍在手,應天府固若金湯,別說沒人能夠打過來,就算是打過來了,他也能夠擊破對方。 若是說昔日的晉王在世,朱棣倒是真有可能害怕幾分,可這昔日的幾位哥哥都走在了他的前面,唯獨留下他一人,可以說是舉世寂寞啊。 不過如今之天下,就算是昔日的晉王哥哥重生了,他也不懼了, 今日他可是天子, 并非昔日的那個燕王。 燕王所調兵力和天子所調兵力完全就是倆回事, 朱棣自詡軍事才能不輸任何人, 領兵打仗同等數量更是無懼一切。 聽到這么說,朱高熾也是啞口無言,是啊,誰還敢造反啊,雖然朱棣開了個好頭,可別人總要有那個本事啊,從古至今,也就朱棣這么一位藩王起兵造反成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