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煦這個提議,實際上并未打算真的這樣,只是打算退而求其次罷了。 果然,他這話一出,不止是朱高熾,就連文官之中,也有數位同時出列, 一時間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楞在了原地。 朱棣看著這一幕,說道:“諸位同時出列,可是想要奏表什么?” “啟稟父皇,黃清紀郎一慣便在詹事府中待著,辦事可靠, 多有謀略之舉,為兒臣分憂了不少, 若是將其調到漢王的那里去,恐怕兒臣處理國務也會慢上許多?!敝旄邿氲皖^,說道。 他這個話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不讓黃去疾走,而且拿國事來說話,堂堂正正。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若是說一慣,弟弟我倒是記得他好像最初是在我錦衣衛任職的吧?” “怎么,能從錦衣衛調往詹事府,就不能從詹事府調到漢王手下了?” 一旁久未出言的朱高燧,一擊便擊中了朱高熾言語間的漏洞。 “趙王所言極是,更何況太子殿下既然說了分憂不少,可為何幾月下來,卻還只是個小小的右清紀郎,不得晉升?若太子殿下果真愛才,便應當讓其從軍, 為國分憂!”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是一人逮著一個漏洞說事。 “二弟, 三弟,你們所言差矣。非是本宮不愿升他,只是他年歲尚小,任需打磨,更何況京察考核乃是三年一次,三年之期未滿,如何提升?再者,此等大才,若是從軍,未免有些可惜,沖鋒陷陣的勇士,大明多得是,但治國之才,可不多?!敝旄邿胍膊皇悄嗄蟮?,立即便回擊道。 “哦?古有甘羅十二歲拜相,霍去病十八歲便勇冠三軍獲封冠軍侯,今為何黃去疾不能提上一提?”朱高煦冷笑著發問道。 “還有, 你是在說滿堂的文武百官都不是治國之才嗎?還是在說大明各處的官員們都是酒囊飯袋?” 這話一出,眾人臉色大變,這是騎著他們頭上罵了。 “甘羅十二歲拜為上卿, 除卻說張赴燕之外,卻是后續再無記載,霍去病雖然勇武,但壽亦不過二十四載,二弟當真要讓黃去疾也如同甘羅一般默默無聞,或是霍去病一般英年早逝?須知,至剛易折,當剛柔并濟,才好。” “至于所謂的朝堂諸公們自當是治國之才,可與之大明勇士相比呢?又有幾何?大明率甲勇士,何止百萬之眾?但滿堂諸公才幾何?與之相比而言,自是極少,與其增加一位勇士,不如增加一位治國之才。” 朱高熾一一反駁,現如今的朝堂上,也就只剩下他們哥三在那開口說話了。 其余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臉黑色的低頭默語,這種場景,他們又不好說什么,而且還是把他們當做皮球一般,踢來踢去,卻是讓他們無奈至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