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代人-《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2/3)頁
李學武當然不會攔著左杰有更好的發展,更不會擋著他奔更好的前程。
沒有說就跟著他才是光明大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嘛。
左杰倒是清醒的很,笑了笑,說道:“我還是覺得在這干的舒心”。
“不給你錢也舒心啊?”
婁姐抬起頭看了左杰一眼,笑著說道:“天天在這干活,一分錢拿不著,白混個玩兒,你就真樂呵?”
“那也樂呵~”
左杰嘿笑道:“不在這玩,在家我也是玩,在家都沒飯轍,在這供吃還供著玩,為啥不樂呵”。
“行,算你狠~”
婁姐笑著道:“你算是著了你武哥資本家的道了,掉進坑里都不愿意爬出來的那種”。
“嘿嘿,在這是快樂的,有尊嚴的”
左杰看向李學武認真地笑著說道:“要是跟于堯去了,聽了鄭姨的安排,這輩子我都得欠著他們家的,活的太沒意思”。
“啥欠不欠的,你還年輕,別在意這個”
李學武擺了擺手,道:“心放寬一點,這種事情不要往歪了想,更不要鉆牛角尖,心懷坦蕩才能走的更輕松,路走的更遠”。
“知道了武哥”
左杰正色點頭應了,他是聽明白李學武話里的意思了,更是愿意聽李學武的話,愿意照著他的話去做。
父母常年不在家,他又是到了迷茫的年紀,自然是想找個榜樣學習的。
要說男青年這個時候有叛逆期,有狂傲的本性,其實也對也不對。
對的是男人在這個年齡確實是會懷疑一切,質疑一切,見識到的東西都覺得新鮮,父母說的那些保守的話在他們看來就是阻礙他們探索未知的障礙。
在出發點上父母是希望孩子能少走彎路,但孩子這個時候看不見未來,更看不懂終點,所以就像迷霧中的瞎子一般,走到頭了才發現是懸崖,后悔莫及。
就像是左杰,從學校沒有學來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只能跟著大家的喜好,追尋年輕人的刺激和威風。
打架、拍婆子、騎自行車、穿流行衣服等等。
后世的孩子們不也是一樣嘛,一代年輕人有一代年輕人的流行款。
80后喜歡玩打仗,喜歡看電影,90后喜歡打電動,玩電腦,00后就開始喜歡手機和二次元了。
還是孩子的時候,別的孩子玩啥他就玩啥,不會玩好像落伍了一般。
左杰本身是不喜歡打架的,但人家都打,他不打好像就是個另類一般。
學習也是,人家都逃課,都貪玩,他要是學習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兒。
所以也就有了現在,學習沒成績,干啥沒出路,家里沒人管,差點沒了命。
遇著李學武以后,左杰算是見識了什么叫路,什么叫終點,什么叫牛嗶,什么叫威風。
李學武就是他學習的對象,崇拜的偶像,李學武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左杰努力的方向。
年輕人,只要找到了方向,那他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李學武不是一個好為人師的人,更不是自命不凡,覺得誰都可以點化。
他只是恰逢其會,順手布局而已,終究到了,左杰也只是他人生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有些人連成為他棋子的機會都沒有,要說左杰聽他的話,信他的話,這也沒錯。
李學武不會把左杰往火坑里推,更不會想著害了他,賣了他。
跟著李學武的這些小子們哪個不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死心塌地地跟著他混的。
趙老四為啥進了這個門就不想出去了,周常利為啥李學武說啥就是啥,左杰為啥到了這不給錢都留,全是真心換真意。
李學武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意思擺明白了,讓他們看的見李學武能給他們什么,也要他們付出什么。
付出和收獲兩相對比,覺得值得的就做,覺得不值得的就不做,李學武沒有打擊報復的心思。
就像先前周常利帶著在這邊當門衛的那些小子們,覺得去鋼城換前程不值得,所以就走了,散了。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選的,李學武只不過是給這些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方向而已。
就像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迷茫著,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現在看見有些本質不錯的,給條路就是好小伙子。
“好好做事,你婁姐還有好的發展,未來都是你們的”
李學武對著左杰點了點頭,隨后說道:“你要是有好哥們,好兄弟啥的也可以叫過來玩,別客氣,就當這里是家”。
說完看見左杰笑著點了頭,便又對著婁姐說道:“跟趙老四說一聲,鋼城那邊要人,有出海的航運崗,還有港務管理崗位、物流運輸崗、貿易管理、安全管理等等,看看京城這邊的小年輕們有沒有愿意去的”。
“知道了”
婁姐看了李學武一眼,只是答應一聲便出門去安排了。
這話李學武跟她交代過了,這會兒又說了一遍,明顯就不是說給她聽的,婁姐自然能聽的出來。
待婁姐走后,左杰眨了眨眼睛,看著李學武問道:“武哥,你剛才說的這些是?”
“嗯?什么?”
李學武吊了吊眼睛,看了左杰一眼,隨后好像剛明白過來似的,笑著解釋道:“跟幾個單位在鋼城搞了一個港口,又跟津門港務那邊合作,需要承接海上航運項目,這不招人嘛”。
“武哥,您這發展的也太大了”
一聽李學武的解釋,左杰明顯的有了興趣,眼睛里滿是羨慕和敬仰的神采,問道:“招這么多人,有什么要求嗎?”
“嗯,你想去?”
李學武從茶幾上的煙盒里抽出一支煙點了,看了左杰一眼。
左杰笑了笑說道:“我可不會去,我就喜歡這兒,是我一些朋友,還有同學”。
說著話將煙灰缸給李學武拿到跟前兒了,解釋道:“我今年畢業,有您給我托底兒我還有個工作,他們好些都跟家里閑著呢”。
“大院里的?不太方便吧”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說道:“咱們有啥說啥,港務的工作都是從基層開始干起的,因為你們一定是沒有學過這些的,是要一點點鍛煉的,老累了”。
“是嘛……”
左杰眨了眨眼睛,看著李學武問道:“那工作呢?工作待遇咋樣?”
“這個也得分開了看”
李學武在煙灰缸里點了點煙灰,道:“岸上的一定沒有海里掙的多,海里的一定沒有管船的掙的多”。
說著話給左杰畫大餅似的介紹道:“鋼城那邊有二十七條船,現在在鋼城活動,年底前就得去津門活動了”。
“海上的勞動強度不算大,就是寂寞,顛簸,賺的自然是多,比干部賺的都多”
“年后鋼城碼頭可能會擴建,但主要還是水產和內河運輸,服務的也是沿河的城市,這一層次的崗位要賺的少些,但也比工人強”
“至于岸上的物流和后勤管理嘛,就是正常水平,外地的可以自己租房子,那邊靠近城市,方便的很”
“剩下的基礎崗位嘛,賺的差不多,但你也能想的明白,有個工作比待著不強嘛”
李學武再次抽了一口煙,隨后說道:“不過這種基礎崗位當地人做的多,畢竟安穩,招人不多,你同學要是愿意,也可以試試”。
“都特么去那么遠了,還能做這個?”
左杰倒是個年輕人的性子,一聽說賺錢,眼睛都大了,挑著眉毛道:“要是去海上干幾年,回來可不就能養家糊口了嘛”。
“這是真的”
李學武點頭道:“執行任務期間供吃供住,單位還是有保障的”。
說完給左杰示意了一下,道:“我們軋鋼廠在鋼城有個煉鋼廠分廠,就是在跟這個東風港務在合作,包括鋼城本地的單位和部門”。
“那……是正式工?”
左杰瞪了瞪眼睛,看著李學武問了關鍵的一個問題。
因為他知道,在俱樂部這邊就好多臨時工,包括他在內也是一樣,都是臨時工性質的用工。
不用登記檔案,不用去人事局備案,不用承擔各種福利待遇等等,只要按單位的制度發錢就行。
俱樂部這邊有的人能領著錢,有的人只能領著飯票,意思就是供吃不給工錢了,按照實習算。
關鍵是俱樂部這邊大多數,絕大多數都是今年剛畢業的,或者沒學上的年輕人,實習三年都是正常的。
這個時候的臨時工可沒有保障,說多少個月必須轉正的,軋鋼廠的學徒工怕不是學了五年的都有。
更沒有說臨時工就得給多少錢才算是應該的,雖然有工資標準,但那是對正經的工廠或者單位說的,像是李學武搞的這些單位正經嘛?
“臨時工,一定是臨時工”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對著左杰解釋道:“如果按正式工算,他們的戶口就得遷走,去鋼城,以后京城這邊所有的福利待遇就跟他沒關系了,擱你你愿意嗎?”
左杰一聽就明白了,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愿意啊!”
“這就對了嘛”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再有,剛才都跟你說了,內河的工作地點可能還固定,幾個城市轉,但到了海上,港務上哪兒找他們戶口去?遷大海里啊?”
“明白了”
左杰點點頭,說道:“是會在津門接貨,送去別的城市對吧?”
“對,好多城市”
李學武肯定地說道:“包括港城,就是咱們租借出去的那塊兒”。
左杰的眼睛一亮,笑著道:“讓您說的我都想去了”。
“呵呵,太辛苦了”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輕笑著說道:“年輕人是應該出去闖蕩闖蕩,見見外面的世界,但也要量力而行,畢竟船上真的累,真的苦”。
“除非當了船上的管理”
李學武說話就像釣魚,拉一下松一下,總吊著左杰的興趣。
剛說了外面的好,工作的好,又說了工作的辛苦,可說完辛苦,又說了只要成為管理就不辛苦。
那左杰能不問嘛,他心都被李學武吊起來了,瞪著眼睛問道:“那咋才能當管理啊?”
“學習嘛”
李學武理所當然地說道:“你學習了三副的知識,能做三副的事,那你就能當三副,學習了船長的知識,能做船長的事,那你就能當船長了嘛”。
“船長!”
左杰有些坐不住了,屁股跟長尖了似的,問道:“那要是當了船長,是不是全船的人都得聽他的?”
“這是當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西城区|
陕西省|
石河子市|
吴堡县|
德江县|
保亭|
拉孜县|
丽水市|
双流县|
舞钢市|
遵义市|
星座|
汉寿县|
岑巩县|
宽城|
宁波市|
临泉县|
桃源县|
邵阳县|
巩义市|
江北区|
合江县|
长葛市|
五寨县|
海淀区|
兴海县|
宁强县|
鄂温|
拜城县|
泊头市|
凉山|
壤塘县|
宜都市|
屯留县|
盐源县|
资溪县|
靖江市|
镇安县|
五家渠市|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