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悄地進村-《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2/3)頁
宣傳處的筆桿子使勁兒吹捧這兩個項目,李學武要是景玉農或者鄧之望,那估計早都要摔桌子罵娘了。
但現在看簡報上的批語,李學武還真是有些意味深長地挑了挑眉頭。
跟科級簡報不同,處級領導的簡報上面是有領導批示的,能準確,或者說能猜測到領導對待這項工作的實際意圖。
李學武當科長的時候都是做實際基礎工作,可是接觸不到這些材料。
現在倒是真的通過這份簡報便能看清廠里的動態。
不管怎么說,李懷德被打壓也好,被抵制也罷,從簡報上來看,李副廠長已經刀兵入庫,馬放南山,準備服從領導了。
而現在看,好像只有谷維潔顯得不那么好相處,在宣傳口變相地給那兩人挖坑。
這在李學武猜測來看,廠長楊鳳山一定清楚谷維潔的意圖,但不好處理。
不好處理的原因便是書記的態度,這種工作書記不可能看不見。
但現在書記不管,更有可能是利用谷維潔對待廠辦這邊的的監督和鞭策。
讜的監督是分多個方面的,不僅僅是紀監部門,這宣傳口也是實實在在的鞭子,抽在身上也痛。
要是工作做的好了,那結合宣傳口,那倒是個皆大歡喜。
要是真出了差錯,那宣傳上的贊揚就都變成了諷刺了。
廠里的干部和機關老同志都在猜測谷副書記想干啥,這是信了誰的邪,敢這么做工作。
甭管信了誰的邪,現在景玉農和鄧之望都是一個騎虎難下的局面了,只能努力往前跑。
李學武挑著眉頭笑了笑,將手里的簡報放在了一邊,這還是昨天送來的呢,今天才看見。
“處長,什么事兒這么開心”
就在李學武發笑的時候,于德才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本厚厚的文件,嘴里倒是會湊趣。
“呵呵,沒什么”
李學武點了點那篇關于鄧之望開立項會,申報建筑用地的宣傳,解釋道:“我在想,距離我住上干部樓還需要多長時間”。
于德才眼睛微微睜了睜,隨后微笑著說道:“您且有的等了,我可真打聽了,最先蓋的不是干部樓,而是工人樓”。
“哦?是嘛”
李學武揮了揮手,示意于德才坐,自己則是靠坐在了椅子上,等著于德才談話。
于德才則是邊在李學武辦公桌對面坐下,邊解釋道:“這不嘛,家里來電話,說老大要考學了,問我工作調這邊了,戶口是不是跟過來,我愛人想讓孩子念京城的學校”。
“安置問題嘛”
李學武拿了桌上的煙給于德才扔了一根,各自點燃了,然后繼續說道:“光靠等可等不起,跟徐斯年說吧,緊著調過來,可以先去城里租房子住嘛”。
“我想著也是”
于德才這算是試探出了李學武對他的態度,看來這份工作能干長久了,也是再沒有回煉鋼廠的可能了。
“我去問項目的情況也是想著如果干部樓先建,那我就租個小的、便宜的對付著,不然一大家子搬過來拋費也是不老少”。
“呵呵,搬家就這樣,損失大”
李學武理解地點了點頭,隨后看著于德才手邊的文件問道:“什么事?”
“是廠里轉過來的函”
于德才將手里的煙卡在了煙灰缸上,將文件打開了,拿起上面的一張紙遞給了李學武。
等李學武抽著煙,瞇著眼睛看的時候做著解釋道:“許是這兩處咱們廠在應對地震上面有了成績,鋼鐵部下了一個咨函,讓咱們廠交上去一份地震應對說明和工作總結,同時還要咱們廠這份應急預桉和應急預桉演練計劃”。
看見手里這張紙上言辭平平的文字,李學武瞇著的眼睛不由的眨了眨。
見李學武看完了正在審視思考,于德才等了一下,又將一張紙遞了過來。
李學武一邊接了,一邊看了于德才一眼。
這次于德才沒有等李學武開始看便做了解釋:“這是廠里幾位領導的意見,都表達了重視”。
“哼~”
李學武沒有別的意思,僅僅是用鼻孔重重地喘了一口氣。
隨手將領導意見放在了一邊,又將那份咨函拿了起來微微皺著眉頭看著。
就那么幾行字,李學武倒像是看課本一樣認真。
于德才也沒有打擾,兩人就這么互相對坐著抽著煙,直等于德才把手里的煙要抽完了,李學武才開了口。
“這個事情由你牽頭”
李學武將咨函放在了領導那張意見書的上面,看著于德才認真地說道:“從涉及到的幾個部門里抽調專業人員重新對兩份預桉文件審核”。
“再有,把上次地震的總結和這一次的結合,給出專業的說明和總結”
說完這些,李學武用夾著煙頭的手點了點于德才,叮囑道:“記住了,專業性,不要帶主觀意見和命令性質,突出應急、安全管理、標準化和消防建設,而且!”
李學武把點向于德才的手又落下來點了點那兩份摞著的文件,挑著眉毛認真地道:“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
于德才聽到最后不由的咧著嘴了然笑了一下。
這不是輕笑,也不是大笑,就是右側嘴角翹起,眉毛低,眼睛瞇,對領導的形容很是明白的意思。
他當然明白領導點的不是上面的咨函,咨函又有什么好提防的。
等在領導獨特的純鋼煙灰缸里懟滅了煙頭,接了領導遞過來的文件,于德才笑著說道:“我想抽調新來的那三個大學生做基礎文字工作,您沒意見吧?”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不知道于德才這么問是什么意思。
啥叫有沒有意見,這里面涉及到了什么嗎?
于德才倒是沒叫李學武猜測,而是笑著說道:“小周說了,您討厭她”。
“呵呵,哈哈哈!”
李學武先是微微瞪眼輕笑了兩聲,隨后便大笑了起來。
于德才也是跟著笑出了聲,站起身揚了揚手里的文件便出門去了。
李學武摸了一把鼻翼,無奈地搖了搖頭,將手里的煙頭按滅在了煙灰缸里。
別說于德才羨慕,李學武也對自己的大煙灰缸十分的滿意。
進可以當武器,退可以當煙灰缸,既有威懾力,又兼具實用性,完美。
美好的事情接二連三,添堵的事情得過且過。
李學武等待的好消息由沙器之給帶了回來,除了確定了一下序言和銷售價格還有銷售渠道等問題,出版社那邊倒是沒有其他問題了。
沙器之帶回來的消息是,書籍已經提交上級審核,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在四月份面世。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一本書能這么快出版難得的表現出了這個時代審核工作的簡單、快捷。
當然了,這也跟李學武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有關。
《犯罪心理學》不包含任何正治因素,不對當前任何方面進行質疑,僅僅是從犯罪分子的審訊和偵緝上做文章,難得的叫出版社挑不出毛病來。
李學武的這本書可不簡簡單單的是出版社的校對審核,還要請心理學專業和工安專業人員進行了審核。
專家提交的審核意見一致性地認為該書對當前一線工作人員,和審訊研判人員有著指導性的作用。
雖然也有專家提出了這一類書籍的受用局限性,但瑕不掩瑜,這本書填補了當前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學術空白,也給工安等強力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學習方向。
李學武看著手里的審核意見,不由得笑了出來。
今天的喜事兒有點兒多啊,這種意見已經是上上簽了。
不枉他和周亞梅來來回回、翻來覆去的修訂了這么多遍。
李學武的編撰意見都要給周亞梅弄的魔怔了,這心理學本身就是偏門學科,又是極具主觀意見的學科,愣是叫李學武給訂了條條框框。
正治因素不能有,歷史因素不能有,學術思想不能有,桉例意見不能有……
李學武也是沒辦法,要是都有了,這本書就沒有了。
“處長”
見著李學武心情好,沙器之笑著說道:“出版社初步制定的精裝本銷售定價為一塊八毛錢”。
“這么貴?”
李學武微微一皺眉,他記得自己買的那本《咧寧論青年》精裝本也就一塊八毛錢,自己都能跟咧寧相提并論了?
“出版社說您這本書初次印刷沒那么多,怕受眾小,所以這定價就高一些”
沙器之看了看李學武的表情,又繼續解釋道:“平裝本定價三毛二分錢,我問過了,專業性書籍基本上就是這么個價格”。
“呵呵”
這次倒是輪到李學武又覺得便宜了,這特么用得著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嘛。
不過三毛二分錢倒是不貴,只要想看的就能買的起。
畢竟這個時候為知識付費的概念還有,盜版書籍也僅僅是盜歷史書籍的,還沒聽說盜專業書籍的。
哪怕是賣的不好,也能有個收入了。
李學武將意見書放在了常用的筆記本里,同時嘴上跟沙器之叮囑道:“你想著點兒提醒我,出版后稿費直接捐給鋼鐵學院圖書館,用于圖書保護和新書購置”。
跟沙器之說完,李學武便繼續看手里的文件了。
沙器之卻是愣愣地看著李學武,不大明白領導這話是什么意思。
他雖然說的是出版社估計銷量不會高,但初次印刷也有一萬冊的,核算下來也有幾千元之多的。
這個時候出書不是簡單的事兒,那真是“一本書主義的”。
這里閑言幾句,五十年代時作家稿酬不低。
當時的稿酬標準是:著作稿每千字為4元、6元、8元、10元、12元、15元。翻譯稿為每千字3元、4元、5元、6元、8元、10元。
老舍、張恨水、艾青、吳祖光等文化人,都在五十年代初用稿酬在京城買下了自家的四合院,價格大約都為一萬多元。
五八年七月開始,文華部制定了新的稿酬規定,采用基本稿酬加印刷稿酬的付酬原則。
當然了,基本稿酬還是原來的那種,印數稿酬按照印數累計遞減的辦法實施。
具體的算法就不說了,但是按照李學武這本初次印刷一萬冊計算,那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可是有兩千三百七十六元之多的。
沙器之跟李學武所匯報的定價其實跟李學武沒啥關系,因為賣多少錢跟李學武也沒有關系,就是看看自己的“身價”值多少罷了。
因為即使這本書賣一百塊錢,那李學武的稿酬該是多少還是多少,就是按照字數計算。
李學武這還是因為專業性強,所破獲桉件性質驚人,身份和學院身份的加成呢,這才給了個千字六元的價格。
不然依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千字四元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沙器之驚訝的是李學武這么處理稿費,那可是兩千多元啊,這個時候誰家有這么多錢。
如果李學武自己用,那將是“一夜暴富”。
李學武沒聽見沙器之的回復,抬起頭便見著沙器之正瞪著眼睛看著自己,不由得笑了笑。
“咋了?”
“處長……”
沙器之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為什么呀?這錢是您憑本事掙的,為啥要捐出去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唐河县|
尉氏县|
永靖县|
石柱|
榕江县|
广河县|
开原市|
桂东县|
乌拉特中旗|
白山市|
白银市|
海丰县|
西盟|
哈尔滨市|
都江堰市|
彭州市|
定边县|
和田县|
公主岭市|
蓬溪县|
娱乐|
承德县|
池州市|
颍上县|
诏安县|
偃师市|
兴安盟|
永春县|
抚顺市|
喀什市|
昂仁县|
商南县|
宜昌市|
洪洞县|
黄龙县|
青田县|
介休市|
宜君县|
遂川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