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哦,好。”覃敏也才反應過來,便乖乖地閉上了自己的嘴。 然后眼睛一亮地追問:“那你還想不想爭一下那個留院的名額咯?” “再看吧。”周成也沒給出確定性的回答,也就是肯定的回答。 上一次給覃敏的回復是周成覺得自己競爭沒有任何優勢,但那是之前了。 “千萬不要放棄。加油。”覃敏立刻一喜,然后對周成進行了鼓勵。 周成笑笑,說:“謝謝啊,覃敏姐。下次請你吃飯。” 覃敏沒回復,也不知道往沒往心里去。不過,覃敏至少是真的做到了作為朋友的義務,就是一直在勸說周成不要放棄。 …… 手法復位術,并不是莽著上去就能做的,這雖然是一級手術,但是也還得按照程序走。 與病人交待好現在的診斷及手法復位治療的風險以及收益,并且同時還說明了手術的風險和收益。 大概的區別就是,手法復位有復位失敗的風險,會很疼,而且就算沒復位上去,周成可以不收手法復位的費用,但麻醉的費用也是要收的。 然后還說明了,如果做手術的話,恢復的速度可能比手法復位要稍微快那么一丟丟,而且能夠早點下床活動等等優勢。 總結下來,就一條。 手法復位,省錢點,但有失敗風險,而且復位之后也可能骨折再發移位。 手術復位,費錢點,但是失敗的風險幾乎忽略不計,而且可以早期活動。 讓病人自己選擇治療方式。 兩種治療方式,肯定都是可行的。 “我聽你的,周醫生,你讓我怎么治,我就怎么治。”病人可能是聽懂了,但是還是不愿意承受其中的風險,所以希望周成給他選一個。 這種話,周成聽了不知道多少次。 也知道患者和醫生之前,其實是存在著認知誤差的。但是,醫生是真的沒有權利給選擇的建議的。 周成便說:“這個可不是我讓你怎么治的問題,是你自己想要怎么治的問題。” “來醫院看病又不是去飯館里吃飯,你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選了不好吃還能不吃,再換一家。” “這得你自己選,如果你還沒聽明白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的風險的話,我可以再給你說一遍。或者你可以打電話和你家屬聯系一下。” “如果你想保險的話,那就手術吧。就先辦住院。” 周成作勢把知情同意書一收。 他不可能給出一個誘惑性的選擇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