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人們的印象里,內(nèi)閣宰輔好像就應該背著手,說話從來只言片語卻總是富含深意,哪怕僅僅只是舉手投足都是氣勢非凡。 但實際上內(nèi)閣宰輔也是人,還是男人,是男人即使到了七老八十,有時都會做出幼稚的事。就像此刻的竇鼎之和張淵。 竇鼎之聽著張淵的話,知道這是拿大議新君那晚的事刺兒他,有些無奈的說道:“不講信義之人只是出去小解!不信你可去看看,還冒著熱氣呢!” 說完竇鼎之邁步坐回了中堂案前,張淵聽著一臉詫異:“這這這,有辱斯文??!堂堂首輔豈能說出如此不堪之言!” “不堪之言?你們清流的領(lǐng)袖,不對,是除了你以外的次袖,在午門外嗚呼哀哉的,那才是不堪之言!”竇鼎之說著抿了口茶,繼續(xù)說道:“張大人應該去問問老祭酒是怎么知道此事的,再順藤摸瓜把泄密之人捉出來!” 張淵最廣為人所知的身份,并不是英王的支持者,而是天下清流領(lǐng)袖,至于被竇鼎之戲稱為次袖的,便是公認的天下清流二把手蕭光盛。 “哎,二位莫在吵了,當務(wù)之急是咱們趕緊想想辦法啊!”高光義依舊站出來做和事佬,“如何讓陛下收回成命,如何在安撫宮外官員!” 袁復站起身來道:“嗯,此刻我們首先得見皇上,定出一個妥當之法,再召百官入宮!”袁復的意思很明顯,先把楚牧給搞定,免得一見百官他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來了。 “哼!陛下在見孟總督衛(wèi),也不知再說什么,能說這么長時間!”張淵抱怨道。 竇鼎之瞇著眼沉默不語,他對楚牧和孟達接觸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 “午門外至少有上百名官員,他們喊聲震天,都要入宮面見陛下,尤其是國子監(jiān)蕭老祭酒,更是揚言陛下不見他們,他就在午門外一命嗚呼!”李正匯報著午門外的情況。 楚牧一臉嚴肅的沉默半天,道:“朕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李正本想趁機留下,可還是無奈退出殿外。 “看來有人已經(jīng)出手了!”孟達微笑著說道,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楚牧問道:“總督衛(wèi)可知是誰要把水攪渾么?” “陛下,今日臣已經(jīng)在京城各個百姓聚集之地,抓獲數(shù)十位散布英王遇刺之事的人,他們都供認是別人給了銀子讓他們到處散布的?!泵线_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