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然而然的,那就只好照單全收,來者不拒的直接笑納了。 好的開始,怎么可能不自個兒偷著樂? 楊若則已經開始在匯總,寒假里那些社會實踐小組,所遞交上來的相關考察資料,然后還要兼顧一部分實驗學校的開學工作。 雖然忙碌,但同樣暫時不需要陳哲去過問。 他只需要在楊若整理好資料之后,憑借自己夢境里超越時代的見識,去給出開創性的一些建議,規劃出一個大致的可行性方案和方向就行。 然后,就可以形成一個個的具體項目開發小組,由學生和老師去跟進,必要時,可以對接科技研發中心這邊,尋求一些技術上的支持什么的。 陳哲同樣可以從旁不時的給出指點,以確保整個研發過程的進度。 當然了,安陽理工只負責涉及到專業領域的農用機械、小微企業所需要的機器設備的設計以及制造。 其它的,諸如農作物的種植、加工產品的技術、衛生標準、甚至是包裝什么,則會由團省部門去做出相應的協調,反正青苗基金在背后提供保障,不必擔心沒有人愿意參與進來。 90年代這會兒,有錢還是可以非常任性的。 另一邊的九天科技,李民浩已經做的很出色了,同樣不需要陳哲的插手。 經過了年前的大整合,如今的九天科技,一下子變得靈動十足,李民浩也似乎嘗到了甜頭,慢慢變得清閑了下來。 頗有些頓悟了的趕腳。 這也讓他很輕易的分出了一部份心思,開始關注起了更多的瑣碎事情上。 比如和《民生周末》的訴訟案、東洋外匯市場以及整個亞洲的金融市場領域。 前者沒什么好說的,畢竟九天科技在這方面占據的優勢太大了,對方根本就沒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之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完成整個訴訟,就因為《民生周末》想要保留幾分顏面,幾次試圖通過地方上,想要和九天科技達成庭外和解。 但是陳哲這次,擺明了就是要殺一儆百。 甚至不惜鬧大,寧愿被扣上一頂得勢不饒人的帽子,都要讓外界明白,說話做事,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這是他的唯一訴求,就是要擺在陽光之下,讓人們看清楚,什么叫做責任,什么叫做權利,什么叫做承受的相應后果。 無冕之王? 醒醒吧,職業道德是有很明晰的底線的,嗯,其實應該叫做紅線。 它以前不是不存在,只是被踩得次數多了,都快習慣了,所以才慢慢選擇了視而不見而已。 陳哲就是要用這場官司,重新擦亮這條職業道德上的紅線,并讓大家清楚的看到,并引以為戒。 媒體確保了自己的職業素養,人們明白了自己還有維權的方式和途徑,這才是規矩。 所以,包括《民生周末》在內的三家媒體,他吃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