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個人關于功夫的話題,并沒有談完。 因為穿過小公園,一道之隔就是安陽理工學院的西門了。 新的安陽理工,因為校區大了好幾倍,所以直接開了四個門,東西南北各占一個。 只不過,目前能出入的暫時只有西門和北門,剩下的兩個,尚處于二期施工階段。 整個校區自西向東,在規劃布局上就按照建筑風格,設計成了循序漸進的理念演變。 從西門開始,就是清一色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講究方正對稱,斗拱梁枋,彩繪雕飾,青磚紅瓦。 整個建筑群,均衡的以縱軸和橫軸分布。 所以雖然沒有什么高大的建筑,卻顯得格外的宏偉壯麗,蘊含著某種歷史人文氣息,所沉淀下來的厚重感。 陳哲稱之為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長廊,這一片多以圖書館、活動室、食堂以及部分教室為主。 再往東,則開始出現古今結合的高層建筑了,北邊是宿舍樓,南邊是行政辦公樓以及各個實驗室,中間則是教學區,大小階梯教室、圖書室、自習室什么的。 最東邊,則是現代化的體育場館、運動場、大小禮堂、食堂什么的,當然了,還在建設中,具體什么樣,暫時還是看不到的。 因為十五元宵節后,學生就要開學了,所以,很多年前已經開始準備的工作,現在差不多也算是完成了。 四個食堂已經有兩個投入了使用,宿舍樓那邊也重新做了安排。 畢竟,新校區的宿舍可都是標準的四人間,上面是床鋪,下面是書桌電腦的那種,有獨立的衛生間,算是相當奢侈了。 當然了,研究生也沒有給予特權,同樣是這樣的標準。 只有教職員工才能享有二人間的標準。 畢竟,安陽理工是沒有學生會的,很多事務都是由學生科在處理,說白了就是提供后勤服務。 而很多學生會的權力,則下放到了一個個的學生團體里。 能不能行,還需要看以后的實際效果,反正總是需要不斷地去摸索的,他們有這個自主權。 倒是楊若對于宿舍樓的配置,滿臉的羨慕,“這些電腦,都是免費提供給學生的?” 陳哲得意的哈哈一笑,“那必須的啊,必須人手一臺,整個安陽理工,已經組建起了自己的局域網,很多工作,甚至都可以通過電腦直接完成。 “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都可以在線上溝通交流,我們算是直接跨入了信息時代,雖然網速暫時還有些慢,但還可以忍受?!? 這可是這個年代,其它高校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高度,因為不可能實現。 陳哲卻無所謂,幾千人的校區而已,就算以后擴招了,再加上研究生隊伍和教職員工,有可能達到上萬人的程度,他同樣毫不猶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