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賴正先的懷疑,陸野絲毫沒有生氣。
在他看來,這是懷疑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此時的華夏人均gdp才只有區區的051萬元華夏幣,比起倭國的人均434萬美刀,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在這樣巨大的差距下,賴正先能夠耐心的聽他說完,而沒有罵他是瘋子,就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的確,就現在的華夏來說,還遠遠無法動搖倭國亞洲第一的地位。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華夏的人均gdp也無法趕超倭國。”
“但是,有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華夏的人口總數,可是位居全球第一的,同時華夏的國土面積又是世界第三大,地大物博的華夏,擁有著非常多的礦產資源。而一旦這些礦產資源被利用起來以后,華夏的經濟就將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另外,因為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所以華夏也將會成為很多的發達國家最理想的建廠首選,遠低于他們本門的勞動力,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誘惑。”
“華夏人,向來又是以能吃苦耐勞而出名,所以華夏早晚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制造強國。”
陸野解釋的很清楚,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在未來將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制造國家。
塔讀
賴正先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點上,陸野說的很對。
倭國的人均gdp是高,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從側面說明了一點,倭國的用工薪酬比較高。
商人都是資本家,追逐利益對于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一邊是人工成本高,另一邊卻是廉價的勞動力,但是需要在那邊建廠,從長遠的利益角度來說,當然是后者更為劃算。
“在這一點上,我認同陸先生的看法。就像是美麗國一樣,由于人工成本過高,很多的大型制造企業就將成產廠址,投建在了一些勞動力比較廉價的國家,一次來控制成產成本。但是于是那些比較落后的國家來說,這無疑也是招商引資的成功,增加了就業崗位,老百姓也能夠賺到錢。”
賴正先回應說道。
陸野聞言點頭,繼續說道:“沒錯,正是這樣,即使是倚靠華夏的人口廉價勞動力,在未來華夏也會趕超倭國,成為亞洲最大的制造國家。”
“而且,有著如此大的人口基數,華夏也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
賴正先聞言,亦是點了點頭。他不得不承認,陸野此刻說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著如此大的人口紅利,華夏在未來只要對外打開國門,就會成為世界上人人爭搶的商品銷售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