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劉爺始終不肯通融,這小伙子知道再糾纏下去也沒用,臊眉耷眼的讓出了最前面的位置,想屋外面擠去。 屋內吵嚷聲不斷,劉爺一筆一筆的,記下來無數個名字,到底有人多少人,他都已經記不清了。 信紙上面挨排寫滿了人名,足足寫了三四張紙,這才算完。 陸野全程看著,這些大棚到底都承包給誰,其實他一點都不關心,反正只要是都承包出去就好。 大棚種植和普通的露天種植是不一樣的,東北四季分明,農作物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熟。 而扣上大棚以后,只要保持好棚內的溫度和土地的溫度,像是蔬菜一類的農作物,想要做到一年四熟,問題不大。 當然,若是想要更加合理的種植不同的農作物,這就需要精確的計算各種農作物的成熟周期,例如:第一茬先種西紅柿,收果之后便可以種上油菜、小白菜一類的野菜,第三茬在該種黃瓜之類的,最后一茬在種一些韭菜之類的,如此便可以完成一年四收。 而且還可以在冬季和初春之時,售賣反季節的新鮮蔬菜,收益更高。 盡管前期之時,華夏綠農公司要自己墊付種子、化肥的錢,但是這些也全部都是包含在總得成本之內的,再除去20%利潤的土地租金,不管怎么樣,陸野這邊基本上都能穩定的有40%的利潤在。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不能有空棚出現,空了就意味著沒收入,那就要白白的支付土地資金了。 但是陸野對此也并不但心,扣大棚種植反季節果蔬,現在還沒有什么人做,就算是有零星的幾個私人大棚,那也無法對他的華夏綠農,形成任何的威脅。 畢竟二者的體量,相差實在是太過巨大。 那邊,劉爺連著數了三次,用手指頭一個人名、一個人名的數夠了200個人。 本著從前往后的順序,這前面的200戶人家,就是這200個大棚的承包者了。 用紅筆做了一個分界線,劉爺將那名單,送到了講臺席上。 “到紅線的位置,上面正好是兩百個人。”劉爺將名單放在了陸野面前。 “謝謝劉村長了,名單我就不看了,咱們就按照這個上面的人名落實,明天我會派人過來,正式和所有的承包者,簽訂承包協議,華夏綠農公司也要跟村委會簽訂土地租賃協議,盡快的把這件事情落實好。” “后面的耽誤之急,便是種子和菜苗,還有化肥,農藥這些東西,公司這邊也要開始運作起來了。” 陸野并沒有去查看那名單,又把這幾張紙推給了劉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