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晉初之弊-《魏晉那些事》
第3章 晉初之弊
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滅亡孫吳完成了全國一統(tǒng)。
在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之前,司馬炎也向他的父輩們一樣勵精圖治使得國力蒸蒸日上。人吶一但完成既定目標就開始放飛自我展露本性了。后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后唐莊宗李存勖等皆是如此,正所謂行百步半九十九。一統(tǒng)天下后,晉武帝司馬炎開始了他驕奢淫逸的生活,這也為西晉的滅亡埋好了導火索。滅亡孫吳后,盡收孫皓的后宮美女多達五千人,后又遍選全國各地貌美女子充入后宮人數(shù)多達上萬。司馬炎望著這么多的美女為每天臨幸哪個而苦惱,后經(jīng)常乘著羊車遍游后宮,羊車停到哪就臨幸哪個,宮人于是取竹子插在門口并在地上撒鹽汁來吸引羊前來,這就是羊車望辛的典故。
西晉初期的政治人事,在任者不是功臣之后就是外戚。時鐘會作亂,司馬昭欲親平叛亂,而當時的曹魏諸王公大臣皆在鄴城,于是派遣行軍司馬給五百親并鎮(zhèn)守鄴城,卻沒有監(jiān)督的辦法,就因為是親戚就信任他們不考慮他們的能力。景獻皇后的堂弟羊琇,擔任中護軍、散騎常侍之職十三年,選用提拔的人多是親近自己,不考慮能否任職。所提拔之人經(jīng)常違反國家律令,每當司隸校尉劉毅彈劾他們應(yīng)著重處罰時,武帝常常念起他們以往的功勞寬恕他們,最重不過免去職位而已。
身懷功名之人,大多不是純粹正直之輩,所以守成與開拓進取也各異,隨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胸度量而定,如果有安邦定國的志向,自然也具有公正之心,胸懷大志相輔相成,如魏武帝擁有荀彧,蜀漢先主擁有諸葛孔明。西晉的宣、景、文(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都是些欺人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者。黨羽多是些陰險狡詐之徒。賈充的父親賈逵是曹魏的忠臣,而賈充依附于司馬氏麾下,唆使成濟弒殺皇帝。司馬昭執(zhí)掌朝政初期,恐四方有異議,指使賈充暗中試探諸葛誕是否愿意歸附,賈充說道天下之人皆愿禪讓改朝換代,不知你以為如何。諸葛誕厲聲道難道你不是賈逵的兒子嗎,你世代享受魏國的恩典,怎么想把社稷交予他人。高貴鄉(xiāng)公曹髦讓王沈和裴秀數(shù)次于東堂討論時事。等到要反抗司馬昭時,昭王沈及王業(yè)并將具體的事情告訴他們,然而他們兩人轉(zhuǎn)頭就將密謀的事情向司馬昭告密。除此之外西晉初期的元老,如石苞、鄭沖、王祥、何曾、陳騫等,不是鄉(xiāng)下的潑皮無賴之徒,就是阿諛逢迎之輩。這些人哪是可以托付國家大事的人。國家有能夠擔當大任的臣子,國家才能安定;有擁有權(quán)臣則國家有傾覆的危機,掌權(quán)之人多疑,則眾大臣則心神不寧難以自保。在魏、晉交替之際,所用之人皆是此輩,江山社稷危矣。
自從東漢以來于天下選拔人才就已經(jīng)不如往昔,況且身處亂世,武人當?shù)溃只ハ酄帣?quán)用以滿足自己的驕奢淫逸之欲。貪念越是迫切,則結(jié)黨營私就越厲害,但是朝廷卻對此不管不顧放任自流。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晉武帝司馬炎自己身上,上行下效。《武帝紀》記載皇帝接受了魏國宮廷的奢靡,不求節(jié)儉追求享受。皇帝即位之初還是下詔推崇節(jié)儉,禁止宮廷樂府搞大排場,但是呢說的再多也不如以身作則。晉武帝自己大興土木興建宮室,取荊山上的樹木,采華山上的石頭,鑄造銅柱十二根,在上面涂以金粉,鏤刻上奇物,以明珠墜飾。這些還是顯示給他人看的,更何況他的后宮還有更加奢侈的事物。當時的皇親國戚如王愷、羊琇、賈謐(賈充之孫),功勛之臣如何曾、曾子劭、石崇、任愷、和嶠都是一些奢靡無度之人。一些有很大名望的人如王戎;能建功立業(yè)如劉坤、陶侃者也難以避免的奢侈。其中有名就是王愷和石崇斗富的故事。
從皇帝到大臣莫不是窮奢極欲之人,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建立國家經(jīng)過常年的戰(zhàn)爭人口數(shù)比之漢末十不存一,本該修養(yǎng)生息,勸農(nóng)務(wù)桑,發(fā)展生產(chǎn)力,提高國力,然而統(tǒng)治階層沒有把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上。民間的風俗,歷朝歷代變化不大,國家的興衰,治理出現(xiàn)亂象,其實是士大夫之流和當朝權(quán)貴執(zhí)掌國家權(quán)力的人所作所為導致的。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郓城县|
万源市|
阿坝|
马关县|
日土县|
集安市|
洪洞县|
张掖市|
大石桥市|
岑巩县|
铜山县|
怀宁县|
诸暨市|
津市市|
志丹县|
山阳县|
彭山县|
乌苏市|
峨边|
雅安市|
临安市|
军事|
通渭县|
呼伦贝尔市|
靖江市|
行唐县|
阳新县|
出国|
遂川县|
商丘市|
延川县|
同江市|
南乐县|
南华县|
当阳市|
石阡县|
曲周县|
辽宁省|
高雄市|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