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雙嶼港-《紅樓之江山美人圖》
第(1/3)頁
雙嶼島距離海寧大約60里左右,是一片群島中比較大的兩個島嶼。
兩個島嶼三面環抱一片海灣,因為水深,能夠阻擋風浪,形成了一個優良海港。
太祖時代,這里有三萬多居民。在這里還設立了海上巡檢司,負責海上治安,對過往商船收稅。
到了太宗時代,實行海禁政策,就把居民遷回大陸,巡檢司也被撤銷,雙嶼島成了無人之地。
遷回大陸的居民生活困難,就陸續有人又偷偷地回到了雙嶼島。
因為海禁,外國的商船不準到神州大陸港口去。但是外國對于神州的商品需求旺盛,這些商船就停靠雙嶼港。
大陸的海商們把貨物用小船運到雙嶼港,在這里跟外商交易。
這樣一來,雙嶼港就成了重要的走私集散地,日漸繁榮。
平常的時候,每天都有至少四五百艘船在雙嶼港停泊、進出。高峰的時候,每天甚至有上千艘船。島上的本地人,加上外來的商人,船員,各種服務業人員,總共有五六萬人。
天后宮、海神廟也建了起來。
佛郎機人是歐洲最早到達亞洲,并從事貿易的,有大量商人來雙嶼港交易,甚至還有人在這里常住。
佛郎機人從事海外貿易和殖民,除了經商賺錢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執著的任務——傳教。
不出意外地,佛郎機人也在雙嶼港建設了一座小教堂,試圖在這里傳教。
來自江南、浙江、福建幾個沿海省份的商人、地方豪強、海盜,以及日本、琉球等地的各方勢力,齊聚這里。
為了爭奪利益,不免就互相爭斗,傾軋。時間一久,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于是就達成妥協,各方勢力推出代表,組成一個行會。
這個行會,負責制定規則,維護治安,處理糾紛,收取稅收,為交易提供倉儲、修船、飲食、住宿、裝卸,補給、醫療、教育等各項服務。
在外國傳教士的筆記中,這個行會被記載成市議會。行會負責文字的人員,被記載成書記官。
相應的,維護治安的,就是治安官。處理糾紛的,就是法官。甚至連天后宮和海神廟。都被他們視為教堂。
照搬他們的觀念,雙嶼港就成了自由貿易港。因為交易量在亞洲最大,當然就是亞洲最大的自由貿易港。
說是自由貿易港,其實也很有道理。因為這里不歸朝廷管轄,也不適用神州法律,基本上就是脫離神州體系的法外之地。
這么大規模的走私貿易活動,說地方官員和朝廷不知道,那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但是江南、浙江、福建各省的官員,跟走私商人、地方豪強、海盜、沿海衛所、水師等各方勢力,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朝中還有他們的代理人。最后的結果,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永修县|
漳平市|
黔东|
弋阳县|
托克逊县|
南木林县|
广平县|
临沂市|
和平县|
资溪县|
梅州市|
永春县|
高陵县|
拜泉县|
桐柏县|
高安市|
平邑县|
泰和县|
兴仁县|
文山县|
句容市|
宣威市|
休宁县|
鞍山市|
出国|
安顺市|
阿拉善右旗|
城市|
凤山县|
仁寿县|
岢岚县|
郎溪县|
双辽市|
盐池县|
九龙县|
兰溪市|
扬中市|
石棉县|
安达市|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