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少頃。 正堂內。 二人分賓主坐定。 “子敬先生,素聞您性格豪爽,仗義疏財,曾經大量賣出土地,以周濟窮困,深得百姓敬慕,如此仁德之舉, 在下心中敬佩萬分。” 蘇毅目視魯肅,拱手抱拳道。 魯肅出身豪族,可卻非常愛惜百姓,年輕的時候更是視錢財為糞土,大肆變賣家產,施舍流亡的百姓。 心懷仁德,又憐憫天下蒼生,蘇毅不禁在想, 這樣的仁人志士, 怎么就沒能成為蜀漢集團的一員? “懷恒先生過譽了。”魯肅輕微搖著頭,露出和善的笑容:“據我所知,那日景山一戰,先生是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這才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去抵御追來的虎豹精騎,為蒼生如此舍身犯險,若說仁德,先生勝在下多矣!” “子敬先生言重了。” 說著,蘇毅起身為魯肅倒上一杯熱茶。 “周公瑾任居巢長時,因缺糧而憂慮不已,是先生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予,這才解決了周公瑾的大難題,要知道,三千斛可不是一小數目。”蘇毅返回坐定,繼續說道。 當時, 魯肅家中有兩個圓形大糧倉, 每個里面裝著三千斛米。 這一送, 就是一半的存糧,氣度如此之大,令人驚嘆。 “那些糧放著也是無用,不如交給公瑾,讓他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魯肅用茶蓋撥了撥飄在水面的茶葉,含笑道:“說來也是有趣,正是因此,公瑾對我萬分感激,時常尋我一同飲酒,我二人這才結為好友,共謀天下大事。” “如此說來,子敬與公瑾,倒也都是善飲之人。”蘇毅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與此同時,蘇毅心中暗道,看來,魯肅與周瑜經常湊在一塊喝酒。 就是不知道二人若是喝上自己系統里的現代白酒,會不會如同張飛那般,要跟自己稱兄道弟。 下一秒鐘,蘇毅轉念一想。 周瑜與魯肅可是智謀過人的主,哪能像張飛那樣, 因為幾瓶酒就和自己稱兄道弟。 “難道,先生認識公瑾?”魯肅抬起頭,疑惑道。 這段往事魯肅并沒有跟外人提起過。 而現在蘇毅一字一句說得這么清楚,想必是周瑜說了出去。 也就是說,難道蘇毅與周瑜相識? “在下認識周公瑾,周公瑾卻認不得我。”蘇毅為自己斟上一杯茶,開口說道。 “哦?”魯肅微微詫異道:“此話怎講?” 蘇毅抿了一口杯中茶,稍微潤了潤嗓子。 接著,他望向魯肅,滔滔不絕道: “周公瑾出身世家大族,容貌俊美,精通音律,更有‘曲有誤,周郎顧’此等歌謠流傳于世,當真是風雅! 再者,周公瑾文武兼備,有雄才大略,孫伯符遇刺身亡后,江東形勢岌岌可危,可謂是內憂外患不斷。 那時,孫家基業僅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余之地皆尚未歸附,危難之時,是周公瑾站了出來,建議孫將軍占據江南,擁兵觀變,并確立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 可以說,若是沒有周公瑾,也就沒有現在的東吳,如此英雄人物,在下當然認得。至于在下,不過是一個小人物,周公瑾又怎會認識?” 聽到這,魯肅心頭微微一動,他站起身,原地踱了幾步,繼而開口道: “懷恒先生切勿妄自菲薄,景山那一戰,先生竟能以三百步卒戰退曹操數千虎豹精騎,以少勝多創造奇跡,可謂是天下震動。再者,水鏡先生司馬徽更是對你推崇備至,要知道,水鏡先生有識人之明,他看對的人,必定非同小可,異于常人。 在下以為,先生既然身懷安邦定國之策,降兵斬將之才,何不前往江東,與我同事吳主,江東坐擁六郡之地,孫將軍又極敬重賢士,先生如若身在江東,定能大展宏圖,成就不世之功。” 魯肅的口才確實好,言語議論如懸河泄水,滔滔不絕。 聽罷,蘇毅登時目瞪口呆。 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魯肅這次前來,竟然是做說客,要自己投靠東吳。 蘇毅不禁在想,難道說現在自己的名聲,竟有如此之大,連孫權都心生招攬之意? “子敬,這番話單單是你的意思,還是?” 蘇毅站起身,注視著魯肅,下意識地問道。 “不單單是我的意思,孫將軍與周公瑾亦是如此。”魯肅上前一步,來到蘇毅身前,含笑道。 “子敬先生!”蘇毅執著魯肅的手,慨然道:“漢室傾頹,天下紛亂,先有董卓禍亂宮廷,又有曹操把持朝政,身為大漢江山的忠臣良將,理應承天扶漢,興復漢家江山。 今劉皇叔乃漢室之胄,自起兵以來,時刻以中興漢室為己任,你我皆為漢人,如若子敬與我同事劉皇叔,共圖興復大業,待功成名就之際,定是名垂千古之時!” 話落,魯肅沉默下來。 這怎么一下反客為主,被蘇毅游說起來? “這,懷恒。”魯肅沉吟片刻,繼而搖頭道:“我受孫將軍厚恩,怎能輕易相背。” 蘇毅微微一笑,開口道:“在下心中亦是此意。” 投奔孫權,絕對不行! 這一點,蘇毅早就想了無數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