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過大年-《我在三國能網購》
第(1/3)頁
什么是節日?節日就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更是一種廣大人民因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
在漢代,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一些主要的節日都已經基本定型。
那么作為春節來講,這么一個特殊的節日,它不僅蘊含著深邃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和底蘊,更寄托和承載了人們心中的深厚情感與美好心愿。
春節又俗稱新春、新歲、歲旦,口頭上稱作過年,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雖然在漢代,還并沒有“春節”這一節日名稱叫法,但過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已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
從古至今,正月初一這一天有過很多叫法,諸如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等等。
到了過年的時候,三國時期的人們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會舉行多種活動來歡慶節日。
曹植曾寫下過一首《元會》: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歡笑盡娛,樂哉未央,皇室榮貴,壽考無疆。
這首詩鮮明地刻畫了當時曹魏貴族在過年的時候,文武官員齊聚一堂,人們都換上新衣,大擺盛宴載歌載舞的熱鬧景象。
當然,普通人家過年肯定不能像曹植所記載的這般盛大。
不過小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活法,年夜飯多加一道菜,多擺一壺酒,自然也是心中歡喜的。
除此之外,每逢佳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拜神祭祖、祈歲納福。
人們在萬象更新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以驅邪攘災,祈求豐年。
對于國家來說,祭祀是政權合法性的有力宣示。
在民間,祭祀則是人們心中重要的精神慰藉與寄托。
就在蘇毅沉思的時候,一道聲音把他拉回現實。
“懷恒,主公已備好宴席,明日晚上一同歡度佳節。”
抬頭一看,原來是徐庶來了。
“我記下了。”蘇毅笑了笑,而后又說道:“元直,可有臥龍的消息?”
“臥龍崗的軍士回報,截至目前,臥龍尚未歸家。”徐庶搖搖頭,應道。
大概春節過后,諸葛亮也就該回來了,蘇毅心中想道。
第二天晚上,除夕夜如約而至。
當蘇毅來到堂上的時候,眾人已經到齊。
劉備、關羽、張飛、劉封。
徐庶、孫乾、糜竺、簡雍。
就連駐守樊城的趙云,也連夜返回新野與眾人相聚。
堂上還有一些文官武將,蘇毅雖然覺得眼熟,但卻叫不上來名字。
“懷恒來了,快過來入座。”劉備抬起手,招呼著蘇毅。
蘇毅快走幾步,來到劉備身側的一個桌案前就座。
接著,一名名侍女將菜肴端上來,分別擺在眾人案上。
菜肴非常豐盛,冷菜,熱菜一應俱全。
當然,酒自然是不能少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上林县|
黄石市|
闸北区|
钦州市|
乌兰察布市|
攀枝花市|
平陆县|
衢州市|
通州市|
隆安县|
崇义县|
资溪县|
涪陵区|
邵阳县|
泌阳县|
江永县|
韶关市|
永新县|
雅安市|
荔波县|
会同县|
长兴县|
石家庄市|
息烽县|
化德县|
勐海县|
北票市|
岐山县|
苍山县|
栾城县|
天峻县|
灵川县|
集安市|
南开区|
封丘县|
安康市|
昌宁县|
定结县|
涞源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