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yè) “此歌意境深遠(yuǎn),聽起來仿佛清風(fēng)拂面,明月當(dāng)空。”劉備聽得一臉陶醉,不禁開口贊道。 “大哥,你又在犯傻了。就這等童謠,那遍地都是,有什么稀奇的。”張飛撇撇嘴,一臉的不屑。 蘇毅聽著卻是忍不住發(fā)笑,這個(gè)張翼德,說話也忒逗了。 “民謠所指,往往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距離得天意也就不遠(yuǎn)了。”劉備的臉色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主公所言極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個(gè)道理千古不變。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是無(wú)窮的,只要堅(jiān)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等必會(huì)立于不敗之地。”蘇毅瞬間脫口而出道。 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關(guān)于這其中的許多道理,許多格言,蘇毅早已記得滾瓜爛熟。 畢竟,前世的思想政治課可不是白上的。 聽到蘇毅說這話,劉備的瞳孔猛的一縮,顯得極為震驚。 “懷恒所言,字字珠璣,與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劉備看向蘇毅的目光變得更加的熱切,他愈發(fā)覺得,二人的理念也是非常相契合。 “又是文縐縐的,教人聽得頭痛如麻。”張飛忍不住嘟囔道。 “哈哈!”聽到張飛吐槽,蘇毅笑得是不亦樂乎。 就在幾人說話的功夫,樵夫挑著柴越走越近。 “這位樵夫,請(qǐng)你過來,在下有事請(qǐng)教。”劉備招招手,朝樵夫喊道。 樵夫走到跟前,放下肩上的木柴,又用手擦了擦汗,說道:“幾位有何吩咐?” “你方才所唱民謠,歌聲悅耳,辭句清雅,不知是何人所作?”劉備抱了一拳,笑吟吟地問道。 “是臥龍崗上的臥龍先生所作。” “臥龍先生?可是諸葛亮?”劉備眼睛一亮。 “正是。” “請(qǐng)問臥龍崗距離此地還有多遠(yuǎn)?”劉備接著問道。 “由此往北,約摸十二里以外就是。” 劉備當(dāng)即大喜,再次抱拳道:“多謝相告。” “不必,不必。”說著,樵夫重新挑起柴,繼續(xù)唱著歌謠朝前方走去。 樵夫所說的話中,蘇毅只注意到了一點(diǎn)。 那就是樵夫口中所吟唱的歌謠,是由諸葛亮所創(chuàng)作的。 第(2/3)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