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備大笑一聲,興致盎然道:“吾乘此馬越過檀溪,得以逃出大難,怎會有妨主一說。” 躍馬檀溪,蘇毅親眼所見,至今想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 想到這,蘇毅心頭有些微微發(fā)熱,他也想要一匹千里良駒。 在古時(shí),擁有一匹寶馬,無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如果深陷危機(jī)之中,一匹好馬極有可能會幫助他的主人脫離險(xiǎn)境。 只是,這個時(shí)候的名馬現(xiàn)下都已有了主人。 赤兔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但他現(xiàn)在是關(guān)羽的坐騎。 蘇毅總不能和關(guān)羽去搶馬。 的盧馬是劉備的坐騎。 玉蘭白龍駒是趙云的坐騎。 絕影和爪黃飛電則是曹操的坐騎。 罷了,坐騎一事以后再提。 蘇毅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劉備和徐庶身上。 “此馬必妨一主。”徐庶看了一眼劉備,意味深長地說道:“我有一法可避其禍。” “愿聞其詳。”劉備略一猶豫,說道 徐庶摩挲著的盧馬頸上雪白的鬃毛,緩緩說道:“使君如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此人,然后乘之,自然可保無事。” 劉備面色一變,不快地說道:“此等害人利已之事,備萬萬不敢行,本以為先生必是賢才,可竟教我不正之術(shù)。” “久聞使君乃仁德之士,在下不敢輕信,故以此言相探。”徐庶仰天大笑,面帶喜色:“現(xiàn)在看來,果真名不虛傳。” 劉備這才恍然大悟,“竟是如此。” “才士易得,明主難求,元直終遇明主矣。”蘇毅撫掌大笑。 “自我來到荊州,常聞新野鄉(xiāng)下有民謠傳出,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由此足見使君仁德之心。”徐庶面露動容之色。 他本就是急公好義之人,對于劉備的仁義與賢德,心中自是敬佩不已。 “備安敢言仁德二字。”劉備拱手應(yīng)道。 “主公,元直乃是襄陽名士,精通兵法,熟悉戰(zhàn)陣,經(jīng)義學(xué)問,謀略計(jì)策,皆為上等,主公可拜為軍師,調(diào)練本部人馬,必然大有裨益。”蘇毅沒有思考,當(dāng)即開口說道。 徐庶微微側(cè)目,看向蘇毅的面龐。 對于蘇毅的夸贊與推舉,從徐庶的表情中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心中有三分詫異,三分感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