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科學是一門包容的學科,能容納所有學問的學科。只要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是對的,那么科學就會暫時承認的。為什么是暫時承認呢?因為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也許會不斷的推倒糾錯之前的論斷。也許在某一天會證明連科學本身都是不對的,那科學也就不存在了。” “我說過,科學就是通過不斷的研究發現,總結規律,用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式去研究萬事萬物。今天可能通過諸多的研究者,通過了大量的計算與采集證據,比如說證明了月亮是一個圓盤,那今天我們的科學就寫下‘月亮是圓盤’。但如果有一天通過更多的研究者,更多的數據與證據證明,且可以驗證的證月亮是一個球,那我們肯定要推翻之前‘月亮是一個圓盤’的結論,重新定義月亮是一個球的結論。那如果有一天我們有能力去到月亮上了,可能又有了新的發現,可能我們的結論又得改寫。” “陳老弟,現在你明白了嗎?科學就是通過研究與發現在不斷的證明的過程。哪怕有人說這個世界是由神創造的,只要能提供足夠的證據,并通能反復的驗證這些證據,比如全世界的人親眼見到了神,并與之交談后得知了是神創造了我們。那我們科學也是會暫時相信世界是神創造的,當然,也許有一天,我們又能通過科學的方法證明了神說了謊話,有可能所謂的神只是另一個世界的人,那我們肯定會推翻世界是神創作的結論。” 楊子正知道有些概念不像在后世,只要一提大家就明白,在這個時空這是全新的一個體系,所以他得反復的舉例讓人們更容易理解。 “哦,楊兄,我明白了,那你會把這些寫到報紙上嗎?讓所有人都知道?”陳維崧問道。 “當然可以,也可以由你寫啊,比如你面對科學的疑問過來問我,我是怎么回答的,你也可以寫出來。”楊子正引導著,因為有些話光是自己一個人說眾人不一定相信。 “我寫也可以,那我想問最后一個問題,如果你回答讓我滿意了,我就寫。”陳維崧說道。 “哈哈,好,你問吧,陳老弟。” “楊兄,如果以后你科學的弟子因為科學的理念與自己父親產生了沖突,甚至反目成仇了,怎么辦?” “這是個好問題,是個很務實的問題。”楊子正點了點頭。 “如果因為學問理念產生沖突,且與至親反目成仇,我會建議我的弟子孝為先。科學并不是推翻儒學,儒學的仁義禮智信與孝道是人倫的一部分,學問是學問,人倫是人倫,在人倫面前學問靠后。當然,也得有個前提,人倫必須是合理的人倫,而不是被‘存天理滅人欲’之類被歪曲的人倫。比如什么‘刑不上大夫’這種不是人倫。人倫是指基本的孝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與人之間該有的禮貌,人該有的善良仁慈,人該有的氣節。” “我還是那句話,仁義禮智信該有,但不能被歪曲。如果有人打著歪曲的仁義禮智信來攻擊科學的弟子,那科學弟子也不用客氣。但在這個不客氣之前,孝道必須遵守。” 楊子正詳細的解釋了自己的主張。 “好,楊兄,從今天起我陳維崧愿拜入科學門下,尊楊兄為師,請師尊教我。”陳維崧說道就站起來給楊子正行了個跪拜大禮。 “……”楊子正有點意外,這來的有點猛了。 “陳老弟快快請起,這是怎么了?”楊子正連忙去扶起陳維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