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240文可以買到一斗半的糧食了,一斗半糧食在明朝很多的地方可以養活一家人一個月了,省一點的人家吃得更久。 由此可見在明朝養一個讀書人有多難,那是一般的寒門家庭能養得起的嗎?再看一下如果在中華書局花20文就能抄本書,這是多么劃算的買賣啊。 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中華書局大批量印刷了,書本的價格應該也下來了吧。 確實,現在中華書局一本16開100頁的書籍成本價只有20文,但銷售價卻是200文。 中華書局不敢定價太低啊,定低了是不想混了嗎?是要把同行都打死嗎?很多的同行不能做到像中華書局一樣流水線式的生產印刷,成本跟中華書局沒法比。那一個個的印刷廠后面都是養上百個家庭的,把他們打死了,只會造成更多的人對中華書局的怨恨。 比別人的書低了40文了,已經是嚴重的擾亂市場了。 …… 話題扯回到中華廣場上來,東邊是書局,南邊是戲院,沒錯,楊子正建了個小型的戲院,能坐300人的那種現代戲院,屬于包裹式圓形設計,大廳300人標準,上面兩層包廂總共設計了30個。 這樣的戲院現在只能在江南才能支撐得起,因為只有這里才能有這個氛圍。 江西擅長造紙與印刷,但江南是生產內容啊,這里讀書人多啊,讀書人多才會有秦淮河這種文人墨客不只是為了女票,更為了文學交流的高端場所。 像21世紀了還有些男人只是單純的全套,真的是格調太低了,想想幾百年前,這事是一件有文化的事,到了21世紀了反而弄得落了下乘。 不過戲院要跟現在江南流行的戲園子以及秦淮河搶生意估計也難,所以定位一定要有所不同,那就是跟不同的戲班子聯合讓他們輪流來表演,現在江南的戲園子很多都是固定的戲班子表演,有點不新鮮。 那西邊呢? 西邊是美食區啊,與南京的美食酒樓不同,美食區分為八大菜系與風味小吃。 那中華廣場的北面是什么?北面當然是購物啊,通過中華郵行從天南海北進過來的貨物在西邊三層的上百個門店里銷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