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發(fā)動屬下唐兵以及胡人共二十萬大軍,以憂國之危、討伐楊國忠為借口于范陽起兵。 叛軍聲勢浩大,步騎煙塵千里,鼓噪之聲震地,所過州縣望風瓦解,當?shù)乜h令或開門迎接,或棄城逃跑,或被擒殺,狼煙四起,山河淪陷。 大唐海內(nèi)承平已久,百姓幾代人沒見過戰(zhàn)爭,以至于乍聞范陽兵亂,震驚之余皆認定叛軍老壽星上吊——找死。 這些年的大唐盛世,給了每個唐人無與倫比的驕傲、自信,天朝上國、威震四海,區(qū)區(qū)蠻夷屑小不足掛齒! 而正是這份身為唐人的驕傲、自信,讓百姓們錯過了逃難的最佳良機,無數(shù)唐人家破人亡。 起先,中原以西的唐人沒人將安祿山的叛軍當回事兒,老百姓堅信叛軍不日便會被大唐鐵騎粉碎,從未想過戰(zhàn)火會燒到自己身邊。 當叛軍打到城下,勢如破竹破城而入時,好些人都難以置信。 直到安祿山叛軍短短一個半月變攻破神都洛陽,百姓才意識到叛軍的強大,紛紛拖家?guī)Э谀隙商与y。 一個個慘絕人寰、天怒人怨的故事自叛軍占領的州縣傳來,叛軍屠城,叛軍大開殺戒,叛軍奸淫擄掠,直到這時大唐百姓才想起了戰(zhàn)爭的可怕。百姓們暗罵蠻夷畜生什么事兒都做得出來,卻不知叛軍之中唐人居多。 安祿山是啥德行?他手下的叛軍可想而知,可以說但凡傷天害理的事兒叛軍都干過來了。 洛陽淪陷,天險潼關卻因為高仙芝、封常清有力固守,使得叛軍久攻不下。 與此同時,由于魔門一時失察,無往不利的兩萬不死魔軍被從未聽過名號的八位半步化神修為的山野散修拖入一處上古遺留秘境,秘境別有洞天、堅固異常,不死魔軍攻不出,魔門高手殺不進。 一時間,叛軍氣焰大消,加之大唐邊軍回援,一度使得叛軍有了回撤的打算。 可惜好景不長,叛軍正面受挫,耍起陰招。 朝廷有人詆毀高仙芝和封長清與安史叛軍相勾結,故而遲遲不與叛軍正面交戰(zhàn) 可笑的是,李隆基竟真的聽信奸邪小人之讒言,不經(jīng)細查,便將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兩員大將斬首示眾。 之后,李隆基啟用老將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統(tǒng)領潼關二十萬大軍抵御叛軍。 怎奈哥舒翰也以為堅守天險而不出才是御敵之上策,叛軍被阻潼關數(shù)月,不得西進。 于是叛軍又耍起陰招,以三千余眾老弱士卒戍守陜郡,欲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zhàn)。 老將哥舒翰并未上當。 奈何老將敵不過奸臣。 安祿山有一點兒沒錯,楊國忠的確是他娘的奸相!就是這廝收到陜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后,鼓動李隆基下旨,強迫哥舒翰出戰(zhàn)。 哥舒翰有苦難言,幾次上書澄清厲害不行,只得帶兵出戰(zhàn),最后果然大敗,二十萬大軍逃回潼關者只有八千之數(shù)。有高仙芝、封常清斬首示眾的例子在前,手下大將擔心哥舒翰重蹈覆轍,索性綁了哥舒翰向叛軍投降。 …… 潼關一破,長安再無天險可守,大勢已去,人心惶惶。 雪上加霜的是,安祿山兩萬不死魔軍也沖破上古遺留秘境,直奔長安而來。 叛軍風馳電掣,不斷逼近京師長安。 天子李隆基不戰(zhàn)而逃,帶著貴妃楊玉環(huán)、皇子、皇孫、公主、妃子等,在禁軍護衛(wèi)下往蜀地避難。 先河一開,滿朝權貴紛紛逃難,逃難車馬自南城門、西城門魚貫而出,車馬長龍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 至此,長安未戰(zhàn)先亂,到處都是拖家?guī)Э谀咸拥陌傩?,往日里熱鬧非凡的東西兩市,一日之內(nèi)門可羅雀。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在逃,奉命守城的將士們沒得逃,身家性命都在長安城的窮苦百姓好些個舍不得逃,還有一些個亡命之徒更是趁著權貴們匆匆逃命來不及帶走大部分家當,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 總之一句話,這座象征著大唐盛世的天下第一城徹底亂了,再也不復往日之榮光。 嗚呼哀哉,悲兮痛兮! …… —————— 好像古往今來,九州戰(zhàn)亂,八成以上都是由北向南。 天寶之亂同樣如此,南逃成為了百姓們一致認同的活路。 如今大唐長江以北,到處可見民不聊生的慘狀。 …… 神都洛陽,一個才姍姍學步的小女孩,伸著小手跌跌撞撞地追著越來越遠的幾個叛軍,稚嫩的奶音不斷喊著“娘親,娘親,娘親……”小臉上全是傷心的淚水。 娘親被叛軍抓走了,聽說隔壁二狗子的娘親被叛軍抓去便再也沒回來,小姑娘很怕自己的娘親也回不來,沒有娘親陪著,她夜里睡覺會害怕。 …… 幽州,作為安祿山發(fā)家的地方,這里百姓是最先遭難的不幸者,唐人和胡人的地位完全變了,胡人高高在上,經(jīng)常發(fā)生唐人妻妾被搶、兒女餓死的慘事。 這一切都是叛軍造的孽,還活著的唐人恨死了安祿山、恨死了叛軍。 以前唐人雖然自傲,可少有人會欺負胡人,沒想到如今地位掉個個,這群畜生竟是這般嘴臉。這都是一群喂不熟的狼,當年大唐就該斬盡殺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