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衍樓聽曲-《大唐龍雀衛》
第(1/3)頁
噬魂蛛一案結束后,方大將軍揚名長安,博得滿城百姓稱贊,更是得天子恩典,獨掌龍雀衛,一時間風頭無二。
可龍雀衛再無后續,百姓也有小日子要過,不可能天天談論方大人,是以一切漸漸歸于平淡。
朝堂、里坊平淡了,可書生圈卻熱鬧了。
方大將軍除了除夕在家,幾乎每天下午都去大衍樓喝茶飲酒,且一喝便是玉兔高掛。
大衍樓的茶種方大將軍喝了個遍,大衍樓的酒水方大將軍耳熟于心,大衍樓的伙計方大將軍個個認得,大衍樓的美人方大將軍難得一見。
平心而論,文人墨客多是豪情灑脫之輩,可云云書生便不好說了。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書生多了也難分良莠。書生里有張九齡這等品性俱佳的人物,也有金正陽那等滿腹心機的小人。讀圣賢書者,要有顆圣賢心,如此方可品先賢遺德。可紅塵滾滾,或饑腸轆轆,或利益所惑,讀書人讀書,求得是金榜題名、功名利祿,品性如何,還是要看父母教誨,自身感悟。
長安城中有萬民替方大將軍請命,可大衍樓里除了李太白幾次拼酒,方大將軍幾乎無人搭理。
天下無不透風的墻,就在張九齡發帖正名,長安城萬民請命時,方大將軍得罪崔家嫡子,招惹宰相李林甫的事跡也隨之傳開。
崔家是豪門望族,李林甫風頭正盛,但凡聰明人誰也不會和方圓扯上關系,免得阻礙仕途。書生們心中對方大將軍除魔衛民的那點欽佩,在自身仕途面前不堪一擊。
不搭理其實還算不錯,多少也是敬而遠之;不少人可是卯足了勁,要給方大將軍難看,以便討好李林甫,討好崔家,討要夜仙子。
李林甫乃宰相,一言可雞犬升天,崔家乃望族,勢力遍布天下,夜仙子可點評文章,一語助人成名。
讀書這事,往往傻人和天才能讀得真諦。傻人單純,一根筋,死記硬背,雖不能悟透書中真理,可也方便了循規蹈矩;天才聰明,悟性高,能辨是非,讀透了書中道理,自然也會善學善用。
書讀的多了,心思算計自不會少。品性好,無能者齊家,有能者造福一方;品性差,無能者小人,有能者大奸!
來大衍樓喝茶者,不論品性好壞,皆在入仕為官的路上。天下說到底還是蕓蕓眾生的天下,書生多半是凡人,胸懷若谷的文人墨客畢竟是少數。
聰明的書生想走捷徑,于是想方設法地為難方大將軍,什么詩詞歌賦,野史正史,什么琴棋書畫,名家典故,那是變著法的來。
起初,方大將軍還能強笑著應酬,后來,方大將軍便惱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人伎倆,書中少有,算是一諱;書讀得再多,不在紅塵打幾個滾,終是紙上談兵;真理藏于微末之處,說到人心,市井討生長大的方圓,不是一心家中坐的書生能比。
比詩詞歌賦?好,先干了這壇酒。還比?那你我兄弟一見如故,再干三壇!不干便是不給面子,不干方大將軍就要翻臉,就要罵你是個娘們,不配與君子同席。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書生們遇到無法無天的巫門傳人方大將軍時,連理都別想說出口!
當這些人支支吾吾,惱羞成怒,直罵方大將軍胸無點墨,不敢應戰時,方大將軍黑眸一瞪,暗轉攝神秘法,立刻嚇得書生們哭叫逃竄。
大衍樓向來座無虛席,被方大將軍攝神恐嚇的書生,自然是丟盡了面子,不敢再來,其余在座書生,看在眼里,也不會再自找沒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沧源|
沙田区|
麦盖提县|
乌兰察布市|
调兵山市|
黔西|
宁都县|
肥西县|
余干县|
丹凤县|
淮阳县|
府谷县|
张家港市|
吴堡县|
北辰区|
永春县|
威宁|
外汇|
乐安县|
巫山县|
泾阳县|
额尔古纳市|
海丰县|
班玛县|
棋牌|
台中市|
通榆县|
田林县|
徐闻县|
呼图壁县|
汉阴县|
肃北|
开远市|
山东|
大渡口区|
会同县|
繁昌县|
金平|
莱芜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