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頂級側切與頂級判斷-《乒乓人生》
第(1/3)頁
孫天龍再次發球,依然是短下旋。
王超擺短。
孫天龍直接反手快撥,把球撥到了王超反手位底線大角度。
這里有兩個細節需要提一下。
第一是,孫天龍并沒有再選擇斗短。
即便雙方的第一個球是在足足二十多板斗短之后才分出了微弱的勝負。
這是因為孫天龍知道王超到底有多穩定,他絕不會因為自己第一個球惜敗就覺得自己第二個球還有機會,孫天龍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只試一次,輸了就是輸了,若是再試一次,就有很大可能再丟一分。
他與其他職業選手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此,他是絕不浪費任何一分的,即便這還是第一局的第二個球,后面還有大把的機會,他也絕不會去做這種從概率上看很吃虧的事情。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是,王超是左撇子,王超擺短是壓著孫天龍反手位打的,所以孫天龍這個快撥,撥的是王超的反手位,但其實是王超這邊球臺的右側,也就是說,小球飛行的其實不是一條對角線,而是一條貼著球臺邊緣的直線。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增加了難度的變線球,無論是自身擊球的難度還是對方接球的難度都同步增加,這是孫天龍在明明白白的給這場球提升基礎難度,也可以算是他對王超的某種尊重和認同。
“你是如此強大的對手,那么我們當然應該在基準線更高的地方戰斗。”
孫天龍反手確實沒有殺板,所以他干脆放棄發力,選擇加速,他在嘗試斗短并明明白白的輸掉后,想要在第二個球里邊再試試別的東西。
王超腳下橫移的速度極快,第一時間落位,一個反手擰,同樣追求速度不追求力度,依然死壓孫天龍反手。
孫天龍選擇反手拉,半是借力,半是發力,這不屬于進攻型殺板,但這個球其實很容易得分,因為速度飛快,并且從直線變成了對角線,直接拉到了王超正手位大角度底線。
王超再次橫向移動,主動發力,正手狠拉前沖弧圈球。
孫天龍毫不避讓,把球拍直接豎著捅了出去,球拍側面與這個裹挾著王超至少七成力量的球相切。
這是一個臺內側切。
這一刻觀眾席上響起了低低的驚呼聲,很多觀眾下意識捂住了嘴巴。
因為孫天龍的處理非常之冒險。
側切的難點就在一個“側”字上,它本質上其實是利用球拍本身足夠大的傾角,讓飛過來的小球強行變線,并且變線幅度極大,動不動就是近乎90度的直角變線,所以一旦側切成功,球的突兀變化會讓對方在絕大多數時候反應不過。
這種反應不過來,不完全是神經反應速度跟不上,而是腦子轉不過來,有時候會覺得這與自己的基本認知抵觸,于是無法第一時間做出合理的應對。
被譽為“世界側切第一人”的櫻花國選手泥洼孝希,之所以總能用側切打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名場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側切這種技術,它本身就帶著些“視覺奇觀”的意思。
如果一定要細分的話,遠臺的側切本質上更類似于削球,講究的是發力的精確性和旋轉的精確性,側切的最大意義在于制造出更難判斷方向的復合型旋轉。
但近臺的側切就真的是一寸短一寸險,用最容易自殺的接球方式,切出對方最難以應對的大幅度變線旋轉球,猶如七傷拳,我冒著極大的風險來給你制造巨大的困難,不是我死,就是你死。
孫天龍這個球就是典型的近臺側切,并且切的是王超至少用了七分力量打過來的一個爆沖球。
其難度之大,完全可以與“側切小王子”泥洼孝希職業生涯中那些最經典的側切名場面相媲美。
這同樣是全世界的球迷們幾乎沒在孫天龍身上看到過的技術。
孫天龍今天是真的徹底放開了,他過去為了穩定性,真的放棄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從來沒敢稍稍在國際大賽上放肆一次,但此刻這場球,已經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場球,無論輸贏,此役過后他都將正式退役,所以,這是他激情燃燒的最后歲月,哪怕燃燒成灰燼他也在所不惜。
他要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
“現在,你們看見了吧?”
“我也是會側切的,而且或許并不在泥洼孝希之下,我以前不用,只是因為我想用更穩妥的方式取勝而已。”
孫天龍側切成功,這個球突兀轉身,從縱向飛行直接轉變為近乎完全橫向飛行,一頭扎在王超這邊球臺正手位近臺大角度,下一刻就從球臺側面飛了出去。
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職業比賽中,這都已經可以算是無解的球了。
但王超并沒有放棄。
王超的身體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啟動,雙腳在專業地膠上摩擦,因為過于用力,甚至發出了有些刺耳的“吱吱”聲,他的速度快到極致,竟然硬是在這顆球飛出球臺側面一米多遠的地方截住了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云阳县|
涪陵区|
龙游县|
左云县|
常熟市|
衡东县|
惠水县|
侯马市|
会昌县|
三门峡市|
鲁甸县|
康保县|
濉溪县|
徐闻县|
白玉县|
白河县|
通辽市|
南漳县|
连城县|
贵南县|
淮滨县|
梁山县|
太湖县|
湟源县|
礼泉县|
北碚区|
巴林右旗|
马公市|
犍为县|
永州市|
扎兰屯市|
澜沧|
米易县|
库伦旗|
普陀区|
犍为县|
墨竹工卡县|
深圳市|
循化|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