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賽還在繼續。 林梓君第二個發球依然是短下旋。 接他球的是王超,這就代表他無論發什么球都一樣,過去無數次的經驗教訓已經讓全世界的職業選手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跟王超打球,發球確實是沒多大意義的。 或許也唯有羅九、孫天龍等寥寥數人可以在發球上給王超帶來一丁點的困擾。 比如世乒賽男單決賽,羅九采取高拋,就成功降低了王超的回球質量。 但是請注意,即便是羅九的策略,也是有后續的:他需要利用王超回球質量降低的細微優勢,尋找搶攻的機會。 如果利用不了這點優勢,找不到搶攻的先機,那么即便是羅九,發球策略也是無意義的。 林梓君自問沒有這份能耐。 他的手感不如羅九,擊球力量也遠遜于羅九,全臺進攻的強度和節奏統統不如羅九,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趕緊進行到第三個回合,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王超回擺,球很嚴密,并沒有任何漏洞。 甄靜卻有些緊張。 事實上,隨著林梓君和王超一次次的完成超進化,甄靜作為一個普通天才,壓力一直是很大的,混雙本來就是男女選手實力差距極大的奇葩項目,男選手還一個勁的進化,她越是知道自己和林梓君的差距有多大,就越是覺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如果說以前男選手的一記普攻,對她來說相當于一個技能。 那么現在男選手的一記普攻,對她來說已經變成了一個大招。 最要命的是,她對上的是王超,王超從個人實力而言,是比林梓君更恐怖的存在。 所以哪怕王超只是一個回擺,她依然提高了十二分警惕。 她怕對方隨手一招把自己秒了。 事實證明,王超這個簡單的回擺,其下旋強度確實比甄靜預料中還要強一些,這是因為超導體這塊球拍的摩擦力本身就要更強于超級羅,而且,王超確實進化了。 有些進化是潛移默化的,不明顯,但是放到實戰中,舉手投足之中球的質量便有很明顯的提升,或許對王超來說只是提升了百分之五,但落到實力遠遜的甄靜身上,恐怕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壓力加成。 這種情況,可以大概用一句話來類比: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到一個人身上便是一座山。 甄靜回球再次冒高。 放在半分鐘前,她不覺得這有任何問題,因為灣島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故意給對方機會,讓對方強攻林梓君。 但經過第一個球的挫敗后,甄靜此時卻有些擔心。 湯圓圓果然沒放過機會,又是側身起板,為了保證發力強度,還“哈”的一聲清叱,狠狠一板子甩了出去。 林梓君瞬間啟動。 他自然不會因為第一個球小小的挫敗就放棄自己最根本的優勢。 他依然選擇超速回懟,而且留了個心眼,這一次刻意把球拍側過去幾分,他寧愿不追求把球懟到對方正手位大角度的刁鉆位置,也一定要保證這個球的處理方式與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不同。 這小小的細節,證明了他的靈氣。 本質上說,林梓君的頭腦本就并不在羅九之下,他也是這個時代最有靈氣最有天賦的超天才之一。 他比起羅九來,真正欠缺的,只是背后的教練團隊而已。 現場的普通球迷并不知道這一刻該看什么,但那些內行人,目光卻全都盯著王超的動作。 王超沒有讓他們失望,他在湯圓圓爆沖之后第一時間迎前,而在林梓君球拍往前懟的第一時間,也把球拍跟著懟了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男選手這一刻都沒有移動腳步。 面對湯圓圓的強勢爆沖,以及隨后更猛烈的借力回懟,雙方都緊貼著球臺,半步不退。 這里有一個基本原理:越是遠離球臺,就越需要跑動,距離球網越近,就越能在手臂伸展的范圍內籠罩全臺。 但同時,你也需要越快的反應速度。 很多人都不理解,王超到底是哪來的勇氣,竟敢如此光明正大的擺出了要跟林梓君近臺搶速度的姿態來。 小球貼著王超的手臂飛了出去,真的只差了幾寸,王超球拍懟了個空。 1:1,灣島組合追回一分。 球迷們有些反常的安靜,只有稀稀拉拉的掌聲,他們不約而同的抬頭看大屏幕,導播果然第一時間開始回放剛才的過程。 其實并不復雜,王超只是想復制第一個球的神奇,但林梓君比他更快,于是他沒有截住這顆球。 球迷們這時候才滯后的做出反應,很多人齊刷刷的“哦”了一聲,帶著些哄笑的意味,似乎還有幾分失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