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獨一無二的反手技術-《乒乓人生》
第(1/3)頁
王超的好運氣只持續了一場,這一次,他再度猜幣失敗。
他不知道,所有現場觀賽的歐洲球員和屏幕前的歐洲球迷都在這一刻齊刷刷的松了一口氣。
因為整個歐洲都已經認可了王超發球的威力,能不讓他發球最好別讓他發球。
皮克拿到發球權。
他發了一個快速的反手位底線下旋球。
盡管他的手感還不錯,但面對王超,他也是拒絕斗短的。
王超直接反手擰。
相對而言,王超的反手擰比正手挑打的速度要更快一些,作為世界超一流選手,他在兩次超進化之后,已經到了舉手投足皆是殺招的地步,這面對出臺球時的隨手一擰,其威力其實并不亞于很多普通選手使盡吃奶力氣強行拉出來的效果。
他并沒有強行變線,因為他左手執拍,皮克是右手執拍,他只需要順理成章擰個對角線,就剛好在皮克的正手位。
面對其他選手自然是擰反手位更好,但皮克的反手明顯強于正手,所以王超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這場球并不需要自己在接球質量上做出那么多的變線球。
不變線反而比變線更好。
但這時候就體現出新世代球員與老將們最大的區別了。
老將們在訓練的時候,教練們就無數次告誡,一定要練到左右手均衡,真正比賽的時候,一定是正手來球正手接,反手來球反手接,唯有這樣,身體的平衡性才足夠,才不怕被對方直接兩邊大角度調動。
但新世代的球員打法更自由,也更隨意。
這并不是因為新世代的球員不服管教,而是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頂級選手已經可以做到全臺無死角進攻,于是過去比賽中很多通用的規律,都隨著技術的革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皮克沒有絲毫猶豫,在看到王超有擰球意圖時,就直接開始向右移動。
他其實是在賭王超會擰自己的正手位。
當然,這個賭不是盲目的,而是因為之前三位歐洲教練分析王超的打法特點時就說過,王超在面對任何對手時,都會選擇極其針對性的打法。
上一場王超打米歇爾,就全程盯死了米歇爾的正手,讓米歇爾殺傷力更強的反手完全發揮不出來,他的針對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皮克的技術特征比米歇爾更加鮮明,他有更強的反手,所以皮克雖然是在賭,但他有至少八成把握,這第一個擰球,王超必定會盯自己的正手。
他強行右移,就是為了強行讓這個球來到自己身體左側,然后他手肘往上頂,身體往前傾,還了王超一個反手擰。
值得一提的是,皮克這一擰是變線的,小球的落點在王超的正手大角度。
這一擰的威力,肉眼可見要比王超更大。
這也是王超第一次真正見識到皮克的反手能力。
小球化作銀色閃電,從對面球臺呼嘯而來,王超的眼神這一刻前所未有的專注,他雙眼有著超強的動態捕捉能力,加上他無與倫比的球感與理解力,在這一瞬間就完全看懂了這個球的玄機。
皮克的反手擰之所以強,嚴格來說,是因為他的整個技術動作,與世界上最主流的反手動作并不一樣。
譬如林梓君,他反手擰的時候,身體前趨,同時收腹、低頭,小球觸拍的時候所處的位置,其實嚴格說來是在自己的胸口下方往前一點點,所以擰的時候除了以手肘為軸之外,在手腕轉動的同時,其實小臂是整個往上甩的,而他之所以收腹,本質上正是為了給手臂留出騰挪的空間,讓自己可以發出力來。
這是全世界最標準的反手擰動作,也是看起來最漂亮、最舒展、最賞心悅目的擰球動作,那種在方寸之間舒展肢體、瞬間爆發所有力量的感覺,完美的符合人體力學。
所以自從林梓君橫空出世,無數職業選手都在參照學習他的動作,連王超的反手都不知不覺有幾分林梓君的影子。
但皮克的擊球點卻比別人更靠前。
他的球拍觸球時,小球在身體前方而非下方,同時,他的手臂甩動幅度極小,這個動作極其詭異,他完全可以說是全世界反手擰動作幅度最小的選手。
因為動作小,所以觸球快,又因為擊球點靠前,所以小球距離對面球臺的距離更近,在占據了這兩樣優勢的情況下,原本他擰出來的球應該在旋轉和力量上存在缺陷才對,但是他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他依然可以拉出極其強烈的旋轉和力量。
這是因為他的身高超過乒乓球員的平均身高,而臂長更是與米歇爾這樣的大個子有得一拼,他力量很足,但身體卻一點多余的肉都沒有,精瘦精瘦的,于是動作依然非常靈活。
這樣的身體條件,完美的將歐洲球員力量大的優勢,與亞洲球員速度快的優勢糅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他這獨樹一幟的招牌反手擰。
這不是常規擰球,而是變種擰球,這是別人學不會的東西,因為這是身體條件、力量條件、技術條件三者合二為一,剛好契合,才形成的特殊技巧,全世界獨一無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板桥市|
西青区|
永善县|
建昌县|
绿春县|
上栗县|
甘泉县|
和田县|
同江市|
鸡西市|
射阳县|
徐汇区|
房山区|
富源县|
西充县|
伊吾县|
内江市|
教育|
汾西县|
饶阳县|
正蓝旗|
黎城县|
安阳县|
黎川县|
长治县|
西林县|
乌拉特后旗|
吉木乃县|
惠水县|
鞍山市|
宁强县|
招远市|
长白|
金华市|
安宁市|
耿马|
金溪县|
昔阳县|
宿州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