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讀書?好端端的,他為何讓你讀書。” “顧公子說他干爹,江南城的韃知府將來想將江南知府的位置傳給他,可是他并不想當江南城知府,便準備將這個位置讓給我。 不過為了讓眾人信服,顧公子讓孩兒去讀書,有了功名,才好名正言順的將知府之職傳給孩兒。” 大齊雖然是胡人建立的朝廷,可是依然延續了不少前朝的舊制。 比如大齊的重要官職,為了不旁落漢人之手,都采用世襲繼承制,子襲父位,如此一來世世代代,可保大權牢牢掌握在鮮卑人手中。 可是有的官職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舉家升遷,犯法受到族誅,或者突然死在任上,膝下無子,沒有繼承人。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時,便由其本人或者朝廷選聘或指派其他官員來填補空缺,所有被選聘的官員必須要有戰功或者功名傍身,這樣做也是為了選賢舉能,保證新任官員的整體素質。 因為江南城的韃知府膝下無子,顧順又是他唯一的干兒子,按照大齊的世襲官制,不出意外,顧順將來接任江南城知府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件事不用特意打聽,早就在江南城里傳的沸沸揚揚。 如今張培恩從自己兒子的嘴里聽說此事,驚訝程度絲毫不亞于張易安當時的模樣。 顧順此言,也就代表親口承認了江南城里的流言蜚語竟然是真的。 最令張培恩感到震驚的是,自己兒子走了狗屎運,顧順竟然要將知府之位這么重要的位置讓予他。 張培恩難以置信地直接站了起來,又問了一遍,“你剛剛說的都是真的,顧順真要將這江南城的知府之位傳給你?” “孩兒不敢有半句假話,都是顧公子親口說的。” 這件事張易安無需隱瞞也隱瞞不住,顧順有可能接任江南知府的消息早就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他去讀書,總要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將這件事和盤托出,正好可以試探一下父親的態度。 只見張培恩激動地手舞足蹈,欣喜若狂道:“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我就說讓你去交好顧家的少掌柜一定沒錯,這件事一但成了的話,張家便可以更進一步,從大族變成權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