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見張易安母子空頂著小妾和少爺身份,卻得不到家主的關照,連個家主身邊的親信都比不上,漸漸地家里的下人也對他們冷眼相待。 一個不得勢的妾室,在哪里都是被排擠的對象,更別說是競爭激烈的大家族了。 張易安的母親雖然貴為張家的妻妾,卻不得不像仆人一樣每天做工貼補家用,節衣縮食, 才能讓張易安吃上頓飽飯。 因為營養不良,張易安自幼身體羸弱,體態瘦削。到了習武的年紀,他的哥哥們都有張家的門客來教授武功,他的大哥和二哥甚至還由父親出面,拜了順風鏢局的霍鏢頭為師。 而他作為一個不受待見的張家少爺,沒什么前途地位,甚至還比不上一些旁系血脈的家族子弟,自然沒人愿意教他武功。 而張易安本身對習武也不感興趣,或者說不敢有任何興趣,習武要花很多錢,為了不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他斷然拒絕了習武這條路。 他只想賺錢養家,讓母親跟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就足夠了。 這些年,母子倆相依為命,忍辱負重。 才七歲的張易安便已經看透了諸多人情冷暖,養成了頗深的心機和極度隱忍的性格。 自小母親教他認字后,張易安最喜歡干的事情便是讀書,讀百家經典和從商經略,想著將來讀書考取功名或是經商置業。 母親也很支持他讀書,于是用辛苦攢下的錢給他買書看。 原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持續到張易安成年。 沒想到,轉機卻突然出現了。 顧家的公子顧順外出在江南城中玩樂,張培恩為了拉攏他,便準備派自己的兒子去跟他交好。 在小女兒張歸荑嫁給他為妻之前,鞏固好張家與顧家的關系,以免被別人橫插一腳,徒增變數。 畢竟顧家顯貴,不但鏢局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江南道最大的鏢局,顧夫人的商行也名震整個江南,售賣的各種稀奇貨物至今無人能仿造,生意自然無可匹敵。 家財萬貫都不足以形容顧家的富有。 讓顧家真正無可撼動的,并不僅是錢財,而是顧家麾下那一大批武者、門客和順風鏢局在江湖武林中越來越高的地位。 另外江南城的知府,與顧家的關系更是匪淺,不僅將顧順收作干兒子,而且還任由顧順在府衙玩鬧。 一個孩子,在府衙這種官堂重地進進出出,府衙的官吏都對其恭敬有加,足以看到不少先機。 胡人的官職是世襲制,韃知府的兒子又因病過世,為了留下傳承,官吏們自然都清楚,顧順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知府,自然都以禮相待,盡可能鉆營討好。 每天盯著顧家,特別是顧順的武林門派和世家大族自然不在少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