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下城的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些販賣仿真芯片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商人。 無數下城市民像當年圍觀食物券開獎一樣圍了上來。 這些新奇的高科技物品迅速成了緊俏貨,風靡下城。 商人們也沒有想到,下城擁抱新事物的轉變會這么迅速,以前根本無法運進來的商品,現在隨便可以在下城售賣。 與此同時,在下城城邦的支持下,大批科技工廠也在下城設立并投入生產,原本高昂的科技產品、仿真芯片和穿戴設備的價格也在城邦的補貼下成了白菜價。 暴利和狂熱讓下城迅速成為了商人和科技企業眼中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伴隨著眾多科技工廠的設立,仿真芯片和穿戴設備的推廣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下城人知曉了這個叫元宇宙的第三代互聯網。 半年后,隨著下城元宇宙服務器和管理中心的落成,下城終于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而在最棘手的污染整治方面,顧順也沒有落下。 上城排放的大量污染,廢氣、污水以及傾倒的垃圾,是下城污染的源頭,下城已經忍耐太久了,如今是該好好管上一管了。 顧順先是希望以下城城邦的名義通過外交手段與上城接觸,協商解決污染排放的問題。 可惜所有的消息石沉大海,邊檢那邊也蠻橫高傲的不允許下城的外交使團通過。 既然協商不成,顧順也不準備繼續耗下去了。 顧順直接在緊貼邊檢的下城這邊建了幾個大型的熱力發電廠,利用反熱島效應原理,通過燃燒發電產生的大量熱量,使其周邊上空形成一個高氣壓風場,從而阻止煙霧通過地形形成的氣壓差流向下城。 當一個更大的熱源形成之后,大量上升氣流會在遠離下城城區的熱力發電廠附近形成低壓區,這樣,由下城方向吹來的風會抵消掉部分上城的霧氣。 而空中的高壓區又會打破海拔和地形所帶來的壓力差,阻斷霧氣向著下城擴散的氣壓槽。 顧順還在四周的山上建了許多小型的風電機,通過精密計算的排布,解決了低地形對下城造成的氣壓差,利用風場能夠阻擋大部分的煙霧,并將他們返還給上城。 而上城排放污水的這些管道就更加好處理,直接將所有排污管道堵住焊死,并對已經污染的地下水、土地以及垃圾進行封存。 以前靠著打撈污染廢水里的碎金屬,回收賺錢的拾荒者也全被遷出,下城再也不需要靠著拾取別人的垃圾度日了。 顧順在上城與下城之間設立的三重屏障,熱電廠、風電廠和風場效應,很快便取得了效果。 下城上空的霧氣越來越淡,太陽也越來越強烈。 白駒過隙,日轉月移。 下城新城邦迎來了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里,下城可謂徹底脫胎換骨,迎來新生。 原本下城議會廣場的四周,一幢幢摩天大廈拔地而起,從上面向下城四周俯瞰,筆直寬闊的街道,越來越多的汽車,郁郁蔥蔥的行道樹,播放著廣告的熒屏…… 很難想象,這里一年前是一番凋敝殘破的模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