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紅姐尋商機-《春雷1979》
第(1/3)頁
“春雷,姐考考你,眼下,賣什么東西來錢最快?”
韓春雷清楚,紅姐能這么問,八成是心里已經有了主意,早就想好了要賣什么。
雖說不知道紅姐有了什么打算,但要問韓春雷,眼下賣什么東西來錢最快,這恐怕真沒什么標準答案。因為來錢快不快,除了這個東西的行情俏不俏之外,還要看你能不能拿到一手的貨源。如果等著二道販子們在東門墟集市里開始散貨,那甭管緊俏不緊俏,反正大頭的錢你是甭想賺了。當然,從一手貨場拿貨進貨,那是大手們的專利。
東門墟集市更像是一個中轉的批發市場,在這里拿貨沒有門檻兒,你進五十塊錢的貨,還是進五百塊錢的貨,一樣有人賣你。絲毫不影響南來北往的倒爺們飽滿著熱情,坐著幾天幾夜的綠皮火車來深圳東門墟進貨。即便東門墟這里不是一手的源頭和貨場,但東西出了東門墟,還是一樣能賣出錢來,而且越往北走,越能叫價,掙得越多。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營銷手段,這會兒的錢,真的好掙!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是一個敢想敢干,就能掙到錢的最好時代!
就好比韓春雷這次來深圳,就是想在東門墟這邊搗騰點時髦的衣服、牛仔褲、蛤蟆鏡什么的,往杭州那邊帶。不是他不想找一手的源頭和貨場拿貨,而是他這點塞牙縫都不夠的進貨量,估摸著人家工廠大門都進不去。再說了,眼下國家是摸著石頭過河,小心翼翼地解放雙手搞改革開放,政策還不夠明朗,那些工廠自然也是偷摸壯著膽搞生產。就算他韓春雷有足夠的本錢,若是沒有一個在本地說話好使的地頭蛇作保,他鐵定也是拿不到一手貨源的。
一直以來,南方的時尚和潮流,極大地影響著北方。尤其是改革開放的頭些年,往往南方這邊流行什么,過個一年兩年的,北方那邊準冒火。就說阿雄戴的這蛤蟆鏡吧,因為挨著香港,所以深圳這邊已經悄悄流行起來,但他之前在杭州最繁華的慶春路上轉了一圈,根本就見不著,但再過半年,元旦之后,中央電視臺譯制部從美國引進了了中國第一部美劇——美國科幻連續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隨著這部劇在中央臺的播放,劇中主人公們戴著裝逼的蛤蟆鏡,也跟著天南地北的火了起來,年輕人們紛紛效仿。那時,城市小青年出門肩上能扛一部錄音機,鼻梁上能架一副蛤蟆鏡,那絕對是露天廣場里最靚的仔!
后來很多北方的年輕人揣著發財夢,坐著綠皮火車哐當哐當來到深圳,奔著就是搗騰錄音機、卡帶、蛤蟆鏡、牛仔褲……當時有句話說得就是這么個現象:“錄音機,蛤蟆鏡,越往北走越是貴。”
就是說這些東西從南方倒騰過去,越往北方走,價格越是往上竄。
韓春雷兜里揣著的這些錢,當然還沒資格搗騰雙卡錄音機那些金貴的物件,但帶上幾蛇皮袋的時髦衣物和蛤蟆鏡回杭州,應該還是綽綽有余的。韓春雷相信這些東西帶回去之后,到城里慶春路上推著自行車沿街賣,不用幾天,就能統統賣光。
雖然現在還沒有“倒爺”這個叫法,但倒爺這些事,已經有人在干了,韓春雷不是先行者,但也絕對不甘做后來者。
這一趟跑下來,不敢說掙他個千元戶,但也不是他和弟弟韓春風走街竄巷敲糖換涼鞋賣破爛所能比的。
……
韓春雷巴巴兒地講完,分析得頭頭是道,聽得紅姐頻頻點頭,雙眸綻放著異彩。
今天,她對這個小老弟又一次的刮目相看。尤其是當她知道韓春雷這次南下來東門墟的目的,不由對韓春雷的商業嗅覺再生贊賞。她由衷佩服,小老弟小小年紀,卻有這樣的見識,簡直不是阿雄、阿燦那些撲街仔能比的,如果不是她知道春雷小老弟出生在杭州鄉下,就讀過幾年初小,家里往上數三代都是面朝黃土的莊稼漢,不然就沖這份談吐,這份見識,就說他是香港偷渡過來的有錢人家的小開,她也相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城市|
体育|
潮州市|
双牌县|
朝阳县|
敦煌市|
远安县|
正定县|
民权县|
塘沽区|
驻马店市|
葫芦岛市|
平塘县|
鄂尔多斯市|
田东县|
梨树县|
营山县|
佛坪县|
宣化县|
浦东新区|
龙岩市|
兴仁县|
汪清县|
时尚|
承德县|
乌兰浩特市|
宜春市|
中山市|
石狮市|
从江县|
炉霍县|
巴南区|
德化县|
淮南市|
兴国县|
喀什市|
时尚|
江门市|
富裕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