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掮客張喜祿-《春雷1979》
第(2/3)頁
“帶路吧。”
韓春雷挑起擔子帶上弟弟,跟著張喜祿離去。
路上和張喜祿簡單聊了一下,這家伙果然就是個掮客,尤其是外地人來紅旗村,什么帶路啊,介紹買主賣主啊,幫人跑腿兒,這些活兒他都干。反正干了活兒做了事兒,要給他好處費。他不攬本地人的生意,一是本地人基本不需要他介紹或者帶路,二是本地人容易賴賬不給好處費。外地人就不敢不給好處費了,畢竟相比外地人,張喜祿也是紅旗村的地頭蛇。
像韓春雷這擔廢品的買賣介紹好處費,張喜祿要的也不算低,就要了三毛五的好處費。這年頭三毛五可不是一根棒冰的事兒。單是長河公社這一帶的豬肉價格,低得時候,豬肉四毛一斤,高的時候,豬肉八毛一斤。
所以三毛五的好處費,光是豬肉就可以買差不多五六兩甚至一斤了。
此時太陽已經早早下山,天色也漸漸昏暗起來,跟著張喜祿走在長河公社的水泥路上,看著路邊兩旁的一根根高聳的電線桿,看著早已關門的供銷社、或者正在關門的理發店、照相館什么的,韓春雷突然有點感覺像是回到了原來那個時代。應該說是那個時代的城中村。
“到了,就是這里!”
繞過了好幾條小巷子,終于進了一戶破落的小院,院里有幾個婦女在忙活著。他們正將院里堆積的各種瓶瓶罐罐,破銅爛鐵破涼鞋,廢紙舊報紙什么的,分門別類地整理著。
一看就是家庭作坊式的廢品收購站。
“怎么樣?是不是場面很震驚啊,我告訴你,隔壁浦沿公社的幾個村子,還有梁家墩公社的幾個村子,他們的廢品都偷偷往咱們這里送。送的不是國營站,而是這里!”
張喜祿很是自豪地指著這滿院子的廢品,說道:“瞧見沒,這些不過是半個月收上來的,至少一大半都是我張喜祿介紹來這里的。”
說到興奮處,張喜祿踮著腳尖趴在韓春雷耳邊,輕聲細語道,“這個曹老板路子很廣,聽說他有親戚在省城專門搗騰廢品,然后往南方送。聽說往南邊去的價格,根本不是咱們這邊能比的。誒,有門路的人就是發財啊!”
“喜祿,又帶客人來了?”
一個爽朗的聲音從院里的一間房里傳出,門一開走出一個四十五六歲中年男子,倒是穿著一件時下城里流行的確良襯衫,看著挺時髦。
“是啊,友根叔。”
張喜祿把韓春雷介紹了一番,又向韓春雷介紹了一下這家私人廢品收購站的老板曹友根。
曹友根叫過來一個整理廢品的婦女幫忙卸東西,然后親自點算了一下韓春雷的這兩擔子廢品,統計的非常詳細,點算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多算了。
約莫過了半小時的樣子,曹友根一邊撥著算盤,一邊對韓春雷說道,“破涼鞋牙膏皮這些不值什么錢,倒是破銅爛鐵有點份量,我按照比國營收購站高一成半的價格給你算,攏共三塊七毛八,我再給你補兩分錢湊個整,三塊八。我給你三塊整錢的糧票,然后再給你八毛錢,怎么樣?”
三塊八毛?
這倒是在韓春雷的接受范圍之內,這年頭工廠的初級工人也才三十一二塊錢的工資,日薪算下來不過一塊多。豬肉也才四五毛一斤。相對于五斤糖豆的成本,短短兩個多小時在家地村的糖豆換廢品,來回不過幾十里山路,無論是時間上還是利潤上,回報比都已經很高很高了。
雖說當下物資匱乏,但人民幣購買力很堅挺啊。
所以當韓春風聽到對方報出三塊八毛的回收價時,九歲的孩子眼睛都綠了!這能買多少斤大肥豬肉啊!
韓春雷聽完曹友根的話,想了想,說道:“曹老板,你還是給錢吧,我晚上還得住旅社!”
“什么?住…住旅社?”曹友根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賣破爛的少年。張喜祿也很是驚訝地看著韓春雷,吶吶問道:“兄弟,你這才掙了三塊八毛錢,就要一把造完?”
韓春雷一愣,問道:“什么意思,住一宿旅社很貴嗎?”
說實話,他真不知道現在的旅社一晚多少錢,想來在當下這種物價,不會太貴吧?
不過張喜祿還是狠狠擊碎了他的小美好。
張喜祿說道:“咱們長河公社只有一間國營旅社,就是供銷社旁邊那個長河招待所。十人一間的大通鋪,一個床位九毛錢,六人一間的,一個床位一塊二。至于四人一間的,你跟你弟一人一個床位,正好今天白干!至于兩人一間的,你就別惦記了,都是外地領導來了才能住的。”
韓春雷:“……”
好吧,長見識了,真不知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莱芜市|
昌平区|
南丹县|
马公市|
阿图什市|
绥中县|
高阳县|
沛县|
邢台市|
南岸区|
平昌县|
和龙市|
密云县|
临湘市|
阿拉善右旗|
福建省|
双江|
梨树县|
库车县|
全南县|
香港|
麻江县|
阳原县|
沙田区|
新巴尔虎左旗|
乡城县|
广平县|
鄂尔多斯市|
通许县|
勐海县|
清镇市|
柏乡县|
宁远县|
旬阳县|
延庆县|
朝阳区|
辰溪县|
绍兴市|
新乡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