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起身南疆-《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去南疆倒是沒什么問題,我游歷天下,還沒去過南疆西域。但我總覺得最近這些事情的背后,有趙王府的影子,你們錦衣衛查過了嗎?!”
楊清源對于趙王府一直在提防,即便六扇門是專司江湖事的組織,但也一直在搜集有關趙王府、幽州的情報。
青龍見楊清源提到了趙王府,也是神色一肅。
如今四海升平,天下盛世,已經是難得的治世,而趙王府就是目前大周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趙王野心勃勃,這是朝廷高層的共識。
但是中下的官吏,對于這位坐鎮燕城,戰功赫赫的塞王還是極有好感的。
甚至在當初楊清源廢朱瞻坤議新皇人選之時,還有不少官吏提出“兄終弟及”,迎趙王朱楷入京,承襲皇位。
單就從當時的皇位繼承人來看,趙王確實是極好的人選。
但這種選擇于禮法不合,先帝尚有子嗣,熹宗尚有兄弟,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趙王繼位。
這個提議最先被駁回了,但從中也可以看出這位趙王在中下層官員心中的威望。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這就是薛定諤的謀反。
在他謀反之前,沒人知道他倒是真的想要謀反還是為求自保。
防備趙王的不僅僅是楊清源,還有錦衣衛。
北鎮撫司指揮使玄武現在的主要精力都在幽州,燕城趙王府上。
原本的北境,北乾的情報有北鎮撫司負責,而后金的情報則由北鎮撫司和東鎮撫司兩家通力合作。
但是現在后金已經覆滅,雖然尚有殘存的女真部落,但百年之內難成氣候,北鎮撫司已經不需要對后金之地多做關注。
而北乾,現在梁王府占據了原本的窩闊臺汗國,梁王又手握兵權,想要與中樞分庭抗禮,養寇自重。
若說北乾誰最不希望大周衰弱,那必然是梁王一系了。
至少在他們站穩腳跟,擁有完全對抗中樞的力量之前,梁王就是大周最好的屏障和盟友。
基于此,北鎮撫司的大部分精力都可以放在趙王府上了。
“根據北鎮撫司的情報,趙王府麾下所部,厲兵秣馬。特別是趙王此前從后金諸部之中吸收的善戰的年輕人。他們原本就是漁獵之族,彪悍善戰,精于騎射。現在被趙王訓練之后,戰力更勝以往。其單兵戰力甚至已經勝過了天策軍的精銳騎軍。”
楊清源點了點頭,這件事情他也知道了,打完晉陽大戰的時候,楊清源就知道了趙王府的動向。
趙王的這一步棋,確實是出乎了楊清源的意料。
當時的楊清源其實想過誘使趙王起兵的打算,甚至楊清源在起兵誅殺昏君的時候,也在有意無意地引誘趙王出手。
但是趙王,他太穩健了!
他選擇了一條絕對冷靜,而且好處最大化的路。
使得楊清源的示敵以弱完全落空了!
雖然趙王現在尚在后悔,當時沒有出手,但從楊清源的視角看,趙王真的是太冷靜了,易地而處,他可沒辦法做出如此冷靜的判斷。
趙王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不愧是沙場宿將。
“趙王此刻的勢力如吹氣般膨脹,手下的兵馬近三十萬人,兵強馬壯,在幽州地界有著巨大的人望,深受幽州百姓的愛戴。雄踞燕城,窺視中原,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發難。”
被楊清源這么一說,青龍也有些不確定了,趙王現在已經具備了造反的能力,進可威脅關中,退可據守幽州。只差一個時機就會起兵,若是楊清源在此時前往南疆,實在不是已經好事。
原本青龍還想著楊清源去南疆主持剿滅血河宗之事,但是現在這么一想,楊清源這時候可不能離開啊!朝中大將,可敵趙王朱楷者唯有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和武鄉侯楊清源。神武軍大都督唐圣嘆、神策軍大都督王誠嗣雖然也是能征善戰,但一人坐鎮南疆,一人威懾西域,都不可能輕離。
而且馬上就到了朝廷規定的換防年限了,諸事繁多,更加沒辦法脫身。
這個時候,楊清源就更不能離開了!
“楊侯,若是江南之事確實為趙王所為,那楊侯便不能前往南疆了!”青龍越想越覺得,這有可能是趙王安排的調虎離山之際。
楊清源聞言卻搖了搖頭,然后從袖中取出了一份調查檔案。
“我這些年一直讓廣聞司的人,做幽州及附近諸州的民生調查。趙王府并沒有直接收稅的權力,雖然他雄踞幽州,但幽州的賦稅還是由朝廷所派的幽州刺史府征收。雖然趙王府暗中做了手腳,截留了近半,但對于趙王養兵所需,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這份調查書上,有幽州近年大宗糧食買賣的情報。
趙王要養兵,最關鍵的就是錢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团风县|
枞阳县|
堆龙德庆县|
社旗县|
宁南县|
陆河县|
密云县|
义马市|
扶绥县|
开原市|
民勤县|
十堰市|
沁源县|
陆川县|
左云县|
仁布县|
扎赉特旗|
辉县市|
阿拉尔市|
淄博市|
大渡口区|
札达县|
威信县|
康马县|
都兰县|
原平市|
南昌市|
常德市|
嘉义市|
会东县|
本溪市|
泽州县|
贡嘎县|
拉萨市|
墨脱县|
平果县|
寿宁县|
太和县|
温州市|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