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一章傳法師妃暄-《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傳說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神奇的東西,它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輕若無物,卻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夠獲知這一樣東西,就能夠了解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的奧秘,看透所有偽裝,通曉所有知識,天下萬物皆可歸于掌握!
而禪宗探究的,就是這種東西。
道門稱道,佛門稱佛。
禪宗的鼻祖,自然是鼎鼎大名的“達摩祖師”,他東渡來華傳授佛法,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
他在這個石洞里,面對石壁,端正打坐,兩腿曲盤,兩手作彌陀印,雙目下視,五心朝天入定。開定后,他就站起身來,作一些徑行活動,鍛煉一下身體,待倦怠恢復后,又是坐禪入定。就這樣進行了長達九年的修性坐禪。
九年之后,達摩祖師佛法、武功俱是大成,少林也自此成為禪宗祖庭。
后經歷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禪宗日益光大。
自五祖弘忍以后,因北宗神秀的漸悟說和南宗慧能的頓悟說主張不同而形成。
現在的佛門禪宗基本是南宗的天下,相比于北宗的法,南宗的法更符合人心。這個南北宗不是靠地域來劃分的,只是兩位大師的出身一南一北,所以被稱為“南宗”和“北宗”。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主張“心性本凈,本來是佛,識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也就是他強調的是“頓悟”。其中典型的思想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壞事,到了臨終的那一刻,猶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開始反省自己這一生的過錯,覺得很不應該,于是“彌天罪過,一懺便消”,反而也能往生西方極樂,脫離輪回。
北方的神秀大師則認為“佛性人人本具,但為客塵所覆,故須透過時時修習,拂塵除垢,才能成佛”,也就是他強調要“漸修”,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往前走,猶如不斷擦掉浮塵,才能漸漸地露出自己的本心,佛性。神秀大師以為,凡事哪有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道理,當然要一步步來,不斷修習,不斷去除“貪嗔癡”等各種不良惡習,才能最終悟道解脫。
無論是什么人,內心之中都會喜歡南宗的法,沒有人會不喜歡舒適、愉悅、無拘束,戒律永遠是束縛人的
北宗禪法一步步地修持守戒,最終不一定能得證菩提;而南宗的頓悟之法,即便沒有修行,也有可能成佛。
且相比于北宗之法,南宗之禪給人的感覺似乎逼格更高,更能忽悠住人。
種種原因,讓北宗沒落,南宗盛行。
當然也不是說南宗的法有問題,南宗的禪法夢寐以求追尋的“悟”,并不是虛無縹緲的,事實上,它是一種極為玄妙的快感,遠遠勝過世間所有的歡悅和一切精神藥品,到此境界者,視萬物如無物,無憂無慮,無喜無悲,愉悅之情常駐于心。佛法謂之“開悟”。
“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佛法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這不過是佛陀為了契合眾生的不同根器而生出的不同分別,佛法本就只有一種,真理也只有一個,但是每個人所選擇的法門,修行得快慢,所能達到的高度卻是有所不同的,星云大師說,佛法本來沒有頓漸之別,只是眾生的根機有鈍有利。
人有南北,法本一宗;人有利鈍,法無頓漸。
這些都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有的南宗的弟子,以頓悟為由,肆意妄為。
師妃暄見過太多的大德高僧,但是他們的佛法再精深、佛理再精妙,也沒有一個人能和護生居的無祿和尚比。
那是三百多條小生命,在他的手下得以出生保全。
若換成佛塔,已經足夠無祿大師直上西天極樂之境。
“南宗占據禪宗太久了,可并非每個人都是慧能大師,佛門的道走歪了!撥亂反正,我輩義不容辭!請楊侯助我!”
師妃暄天資聰穎過人,自然知道求助于楊清源的后果。
佛道兩家從白馬駝經至神州的時候,斗爭就開始了,和諧不過是再奢侈不過的東西,除了類似血河宗或者異族入侵的情況,佛道兩門很少有合作的時候。
“以師仙子之聰慧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應該就知道后果了吧!”
道門雖然清靜無為,但是道教不可能看著一個強大的佛教崛起。
道雖同歸,然法殊途。
“楊侯不必一口一個師仙子的,這天底下又有幾人敢在哪位柳劍仙面前稱仙子啊!?”
師妃暄笑起來很甜,和她昔日的那種裝作高冷,不知道自然了多少。
面對楊清源的問題,師妃暄并沒有正面回答,但是她的態度便已經給出了答桉。
“既然你已經清楚了,我自然也會給你支持!佛門導人向善,自然是好的,但是現在有太多和尚,借著南宗法脈,胡作非為,連基本的佛門戒律都不在遵守,這著實有些過分了。你重立北宗對于佛門來說,不是壞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辽中县|
龙门县|
济阳县|
衡阳市|
长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密云县|
岑溪市|
临湘市|
白山市|
澄迈县|
化隆|
随州市|
恩平市|
米林县|
台北市|
嘉禾县|
博乐市|
库伦旗|
岳池县|
巫山县|
简阳市|
勐海县|
云龙县|
若尔盖县|
宁城县|
精河县|
长阳|
桑植县|
罗平县|
新密市|
交口县|
封丘县|
潞西市|
太仆寺旗|
博兴县|
裕民县|
汾西县|
县级市|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