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凌聞言,立刻單膝下跪,“臣葉凌,恭迎天使?!? 楊清源這一波其實也不能算是忽悠葉凌,十三估計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 現在麟德天子的旨意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這可能不能算假冒欽差,最多就是提前上任而已。 “這里沒有外人,不必多禮。”楊清源手輕輕一揮,便有一股無形之力將葉凌托起。 “唐門敢參與刺殺皇子,朝廷絕不姑息,只不過前幾年朝廷專心于新政,暗六部也在為朝廷的新政保駕護航,這才沒有追查。然今新政已卓有成效,自然要和這些敢插手皇位之爭的鬼蜮之輩秋后算賬了!” 說到此處,楊清源話鋒一轉,“不過,唐門雄踞蜀中上百年,對于蜀中的滲透極為驚人,所以必須摸清其隱藏勢力,防止其狗急跳墻?!? 對于朝廷來說,刺殺之事到底是不是唐門全體的意思,并不是那么關鍵。 重要的是,可以此為契機,撬開唐門堅硬的烏龜殼。 如果是清查唐門欺壓地方、為非作歹,那以往被腐蝕的那些人必然會參與到和朝廷中樞的對抗中,因為這些事情他們也有份。 可罪名變成刺殺新君,那就是另一個局面了。 這是誅九族的大罪,旁人避之不及,除了無法和唐門切割的那些人,其余能跑一個肯定就跑一個。 “葉凌,這益州六扇門中,有多少人是你從神都帶來的,又有多少人和唐門有利益往來?你先暗中自查一下。保證此桉參與者的純良。” “是!” 對于葉凌,楊清源暫時持信任態度,但這個信任也是不完全的。 主要是益州之地與中原來往交通不便,進而會導致朝廷的自古以來,朝廷的控制力就較弱,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在交代完此事之后,楊清源便和柳望舒二人一起離開了蜀都,他們還要去一趟峨眉派,問問紀曉芙是否知道事情的原委。 殷梨亭在何人動手之前,曾經和紀曉芙在一起,這個紀女俠或許會知道些什么。 在楊清源離開之后沒多久,便有神都特使前來。 天子圣諭,以楊清源為益州黜陟使,監察益州吏治,代天巡狩。 一道普通的黜陟使任命圣旨,卻在益州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原本朝廷高官任黜陟使巡查地方,這是官吏。雖然會有人緊張,可不至于到這地步。 主要還是這黜陟使的人選。 竟然由賦閑三年有余的楊清源來擔任。 楊清源這些年雖然在武當逍遙自在,但是其在江湖朝野的名聲更勝當年。 而且楊清源這些年的名聲誰人不知,那就是個掃帚星,走到哪里就有人倒霉到哪里! 冀州、越州、揚州,到處都是楊大人的“豐功偉績”。 這讓益州官場一下亂了起來。 當然不僅僅是官場的人,地方幫會也感到大難將至。 楊清源是朝廷“掃惡取非”活動的發起者,多少幫會組織在這場運動之中被朝廷碾為糜粉。 以中州京畿為中心,再向外輻射至秦州、雍州、并州、青州、齊州、冀州、徐州、揚州、楚州,漸有席卷天下之勢。 然益州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朝廷的政令難以通達。所以益州的江湖幫會并未傷筋動骨。 此次聽到楊清源為益州黜陟使,他們立刻就急了! 楊清源這個白面閻王來此,益州江湖的日子這下不好過了! …… 益州,蜀都府。 益州長史府邸上,一個年紀約五十歲上下模樣的人坐在正堂右上首喝茶,此人正是益州長史李長登。 他身邊還坐著幾個年紀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分別是益州刺史府的司馬、參軍以及蜀都府本地的地方豪族。 益州長史李長登雖然不是益州刺史,但其權勢更勝益州刺史。 他在益州當官已經三十多年了! 他不是進士出身,只是舉人,中舉之后,他自知以自己的才學登上桂榜已是極限,即便是皓首窮經也不一定能皇榜題名,便少走十年彎路,直接在漢中郡沔陽縣為縣尉。 隨后更是帶著舉人出身的標簽,一步一步地爬到益州長史的位置上。 單是這份本事,就已經超過了一般的三甲進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