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十四皇子-《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武當在大周的地位如此超然除了張三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靈位也設在武當。
孝慈高皇后崩后,太祖皇帝為高皇后祈福,便將其靈位設于武當。
以武當清凈福祿之氣祭祀皇后。
在太祖山陵崩之前,也留下了遺旨,使其靈位與高皇后并于一處,于太廟設太祖靈位,于武當設二人之夫妻靈位。
此事原本便與禮制不合,但是太祖高皇帝當時是何等威嚴,多少開國功勛因為貪腐驕橫之事人頭落地,他的最后一道遺旨何人敢忤逆?!
于是武當愈發成了超然物外的存在,即便是有官員自山下過,也會對著武當遙遙一拜。
而魏王朱瞻均便被楊清源送到了這里。
武當和周室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既能夠看著魏王,也能保證他的安全。
雖然在社會意義上,魏王朱瞻均已死,但是人心鬼蜮,總有陰謀亂國之輩,還是得加上一層保險。
楊清源獨自一人走到了太祖靈位之處。
為了避免太祖與孝慈高皇后被人打擾,此地是武當少有的禁地,尋常武當弟子也不允許來此。
楊清源來到了太祖的供靈堂中,看見魏王朱瞻均之時,發現此時的魏王朱瞻均已經是一身樸素的道袍,還扎了個道童的發髻,正在費力地清掃著太祖的祠堂。
楊清源沒有故意施展輕功,但此刻他的輕功更像是刻入本能的反應,故而朱瞻均也沒有聽到他進門的動靜,直到楊清源靠近朱瞻均身旁之時,他都沒有發現。
當朱瞻均擦拭完,抹了一把額頭汗珠,轉過身來之時,被身后這個悄然無聲出現的陰影嚇了一大跳。
待到朱瞻均看清來人是楊清源之后,小臉刷白。
便是眼前之人讓他強行社會性死亡,于宗室之中除名,然后又將他送出了神都,送到這武當山上。
現在他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這里,除了滅口難道還有第二種可能性嗎?!
朱瞻均咽了口口水,“十三皇兄與楊侯莫非真的容不下我?!”
朱瞻均有些委屈,即便眼眶之中已經有淚水打轉但還是沒有哭出來,他在盡力保證自己的心態平靜,但是任誰都能看出他此刻的惶惶與委屈。
無論朱瞻均如何早慧聰穎,他也不過是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沒想到自己在朱瞻均心中是這樣的形象,不過也在情理之中。楊清源苦笑一聲,“殿下不必驚慌,臣并非來此行悖逆之事的。”
楊清源耐心地向著魏王解釋道,“殿下細想,若是臣真的要殺殿下,為何千里迢迢將您送到武當來,將您送出神都,求得太皇太后心安之后,在路上隨便找個地方隨手一刀,再放把火,誰又能知道殿下的生死呢?!”
“以殿下的聰慧想必能夠想清楚其中的奧妙。”
朱瞻均的小腦瓜略微思考,也覺得楊清源所言有理,隨后向著楊清源躬身一揖,“魏王已死,只余朱瞻均,楊侯不可再以‘殿下’二字相稱。”
看著像大人一般作揖的朱瞻均,楊清源雖然面上神色不變,但是心中還是嘆息了一聲,這個孩子可惜了!太宗文皇帝的眼光確實還不錯!
比起為情瘋魔的朱瞻坤和大義無損但是喜好財貨走私漕運的楚王。這孩子堪稱良才美玉,若是教得好,確實有成為明君的潛質。
可對于楊清源來說,一任明君,遠不如一個更好的制度,只能委屈這位殿下了。
“我在家中排行十四,若是楊侯不棄,便喚我十四吧!”
楊清源點頭答應的同時,算了算十四的年紀,太宗生下十四的時候已經五十歲了,也算是老當益壯……
“那本侯就托大了!”話雖然這么說,但是楊清源其實并沒有托大,從張三豐這里算輩分,楊清源和太祖高皇帝是一輩的,屬于太宗的叔父,算到十三、十四這一輩,他們就該稱楊清源的一聲叔祖父。
“不知楊侯為何會來此?!”
雖然楊清源說了不是來殺他的,但是對于楊清源突然出現在此,朱瞻均還是有些不理解。此刻正是新皇登基之時,百廢待興。
而楊清源有擁立之功,功莫大焉,不說封個傳世國公,加封三公,入主中樞多半是沒跑的,即便要暫時蟄伏,也沒有必要跑到這里來吧?!
就算是十三皇兄想要鳥盡弓藏,當下也沒有這個實力吧!?
面對朱瞻均的疑問,楊清源笑了笑,“我和十四一樣,不適合在神都待下去了,不得不離京。”
“……”
朱瞻均想不明白,以楊清源此刻的聲望權勢,又有誰能將其趕出神都呢?!
即便眾臣憤于他的弒君之行,也不過是暫時韜光養晦一段時間,以他帝師的身份,一樣可能在神都之中操縱風雨。
別說十四想不明白,甚至朝中的許多官員都想不明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通榆县|
佛学|
象州县|
简阳市|
横山县|
德昌县|
宝应县|
永修县|
门源|
石泉县|
宁波市|
稻城县|
如东县|
彰化市|
双柏县|
明水县|
马尔康县|
瓦房店市|
姚安县|
三都|
鹤峰县|
讷河市|
西昌市|
长阳|
海林市|
宜黄县|
会泽县|
定结县|
沽源县|
肇州县|
汾阳市|
藁城市|
黑龙江省|
林芝县|
南投县|
丹寨县|
沙坪坝区|
太和县|
滁州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