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十七章 章臺宮中-《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六道先天無形劍氣,相當楊清源的親自出手的六劍。

    環繞在公子羽周圍的六個劍士,各自出手。

    為首之人的劍法,剛勐干脆,精干利落,他應該是其中武功第二高的。接下楊清源這一劍只退了五步。

    然后就是那個長相兇悍邪異的劍客,劍法邪異霸道,七步之后便化解了楊清源這一劍。

    雙劍劍客的劍法,輕靈快捷,一瞬之間連斬九劍,以九劍破一劍,十一步后化解了先天無形劍氣。

    而那對雙胞胎,武功稍弱一些,但是勝在兩人合擊,威力倍增,也是十一步化解劍氣。

    最讓楊清源忌憚的是,就是其中那個蒙眼的老者。

    以楊清源先天之體的敏銳靈覺,都不能完全捕捉此人的氣息。

    若隱若現,似有似無。

    公子羽對于自己身周的六人的實力很自信。

    這六人才是羅網真正的底牌之一,無論是玄翦還是實力大增的白亦非,都不如這六人。

    六人聯手之下,甚至可以圍殺法天象地境的高手。

    “楊大人,這里乃是我大秦一世皇帝留下的地宮,自然是我大秦的東西。”

    楊清源看著公子羽心中感慨,從四年前交手的老對手,終于見面了。

    從糧倉桉開始,公子羽手下的勢力,就是大理寺最大的對手。

    冀州賑災,京畿幫會,都有他們的身影。

    雙方直到越州銀庫一桉,才開始真正的刺刀見紅。

    羅網真的像一張大的蛛網一般,向著大周江湖各處蔓延。

    應該說,從公子羽角度出發,想要顛覆大周的這是最好的策略了。

    “公子羽,或者說,趙羽。終于見面了?!?

    趙羽聽到楊清源的稱呼,感到很意外。

    世間之人,多稱一世皇帝為嬴,卻不知一世皇帝乃是嬴氏趙政。

    前秦尊上古之制,區分姓氏。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

    姬、姜、姒、嬴、妘、媯、姚、姞被稱為上古八大姓。

    后人九成的姓氏都是從這八大古姓之中演化而來。

    比如嬴姓,便演化出廉、徐、江、趙、黃、梁、馬、葛、谷、繆、鐘、費、瞿十四姓氏,被稱為“嬴姓十四氏”。

    上古時期姓產生后,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后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直到前漢之時,姓氏合為一體,才沒有了嚴格的區分。

    在三代以前的上古時期,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所以古人流傳下來的同姓不婚,和現代不同,是指的同一起源之人不通婚。

    “楊大人,你倒是沒有我想象中英俊?!?

    公子羽教你如何一句話,激怒一個人。

    楊清源的面色不好看了,雖然卻覺得自己不如李尋歡,但是至少也是陸小鳳和花滿樓那個檔次的顏值。

    什么叫沒他想象中的那么帥,有本事將面具摘了,比畫比畫。

    楊清源生氣地看著趙羽,只覺得公子羽一舉一動之間,似乎都透著一種奇怪的風度。

    王公貴族,楊清源見得多了,但是趙羽的身上的氣度,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別扭。

    想來是因為接受的教育緣由,二世皇帝子嬰一脈一直想著復興大秦,自然會把繼承人當成皇帝來培養。

    想要培養皇帝,卻又沒有相應的環境,才會讓趙羽的行為,看起來顯得不倫不類的奇怪。

    老仇人見面,本該是分外眼紅的。

    但是雙方都沒有直接動手。

    按照劇情發展,雙方肯定是要嘴炮一段的。

    特別是公子羽,他覺得現在自己優勢在我,可以嘗試勸降一下楊清源。

    雖然楊清源屢次破壞了公子羽的計劃,但是公子羽還是很饞楊清源。

    當然不是饞身子,而是饞這個人才。

    楊清源的武功雖然厲害,但這不是公子羽看重的。

    羅網最不缺的就是高手。

    公子羽自己就是法天象地境的高手,玄翦,白亦非,還有他身邊的護衛,都是高手。

    現在羅網最缺的是統帥治政之才,以及各方勢力對于羅網的認可。

    靠著江湖勢力肯定是不可能造成的,定然是需要軍政各方,貴族門閥、地主階級、黎庶百姓各方的認可。

    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各方勢力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即便是前漢太祖高皇帝,前秦一世皇帝這樣的開國之君,也不可能做到肆無忌憚。

    如果不能達到各方勢力的認可和妥協,即便是興盛一時,也無法長久。

    比如藍星之上,唐末的黃巢和明末的李自成。

    就是因為沒能平衡各方勢力,遭到了貴族和地主階級的反對,才最終敗亡。

    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民主社會,都是處于一個各方平衡,都能接受或者被迫接受的地步。

    中原王朝至今一共經歷了三個共和階段。

    部族共和、方伯共和、君臣共和。

    上古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以合符會盟的方式建立了部族共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团风县| 乐清市| 玉溪市| 鹤壁市| 延寿县| 白城市| 巴彦县| 宿州市| 金平| 广汉市| 伊宁县| 新沂市| 平谷区| 大冶市| 辽中县| 历史| 黄山市| 精河县| 怀仁县| 天祝| 隆尧县| 肥东县| 道孚县| 彩票| 永新县| 清丰县| 海丰县| 阿瓦提县| 新宁县| 宝鸡市| 苍溪县| 谷城县| 重庆市| 临颍县| 冕宁县| 黑水县| 会东县| 将乐县| 佛学|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