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六章 鎮胡城中-《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2/3)頁
旁者不論,單就是這秦皇陵中兵俑身上的裝備,就足以讓人割據一方。
二十萬兵俑,就有二十萬鐵甲。
最關鍵的還有這些兵俑手中的秦弩。
秦弩本來就是不凡,而前秦一世皇帝統一天下,第一個滅的就是韓國。
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出自韓,八百步內破盾噼甲無所不利。
在滅了韓國之后,秦弩又得到了韓弩的精華,更勝原本。
在前秦統一天下的過程之中,特別是對抗前趙國的武陵鐵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武陵鐵騎,分風雷兩部。
風騎,其疾如風,急掠如火,來去無蹤,奔襲千里,乃是輕騎兵的典型代表。
雷騎,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沖陣破敵,無往不利,乃是重騎兵之中的佼佼者。
武陵鐵騎,在趙國主帥李牧的指揮下,以弱勝強,多次擊潰前秦銳士。
若不是有韓國的勁弩技術,以弩箭對抗。
前秦還真沒那么容易擊敗自己的宿敵。
此間的秦弩,相比大周將作監的周三弩,雖然了早了三百年,但是在技術上絲毫不差。
甚至在射程之上還要勝過大周的神機弩。
只能將此地的兵甲帶出,那就是二十萬大軍的配套裝備。
看了一圈之后,楊清源帶著眾人向著鎮胡城的中央走去。
遠遠地便可以看見鎮胡城宮殿之中的有十二尊巨大的石像。
待到眾人走近之后,才發現這石像的宏偉。
足長六尺,高逾五丈,如同十二根石柱擎天而立。
“大人,這應該是以我前秦的鎮國十二銅人為模板,所凋刻的石像吧!”開口的是明珠夫人。她是前秦遺族,對于前秦之事也更為了解。
楊丶半個行走的通文館丶清源點頭,“應該是了!史書有載,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高逾五丈,足覆六尺。在金人背后,刻有‘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一統神州’的字樣。”
說著楊清源身影一幻便出現了一個石像的背后,其后方果然有這樣的銘刻字樣。
“果然是鎮國十二銅人的石像。只是石像在此,真正的銅人又去了何處呢?!”
當年前秦覆滅,各路諸侯攻入咸陽宮,卻沒有發現這鎮國十二銅人的身影。
關于這十二銅人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有的史書記載,是前秦二世皇帝,為了自己的奢靡享樂,將這十二銅人熔鑄,打造成了銅錢。
這個說法可信度極低,當日攻入咸陽宮中之時,咸陽宮中尚有成堆的金銀,二世皇帝雖然蠢,但是在有錢的情況下,也不會輕易將這鎮國十二銅人熔鑄。
也有史冊記載,這十二銅人是毀于戰禍之中的,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
當年二世皇帝倒行逆施,起義軍對于前秦深恨,毀去這鎮壓大秦國運的銅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再理會石像,眾人向著宮殿走去。
相比之前的嚴陣以待的兵俑軍陣,這殿前顯得極為空曠。
除了這十二銅人石像外,什么都沒有。
唯有一座石橋位于這宮殿之前。
“明珠,這應該是依照前秦章臺宮建造的吧!”
姬明珠,點了點頭,“章臺為前秦宮殿之首,為一世皇帝陛下處理政務之所在。應當就是這里了。”
秦帝國在渭河以南的主要朝宮,大的政治活動多在此舉行。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臺之下。
史冊有載,秦始皇曾在這里“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里源源匯集。奏章被送到章臺,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故而這地下宮殿也是照著章臺宮的儀制所建。
就在楊清源和姬明珠討論之時,一旁柳望舒秀氣的耳朵微動。
明珠?!這是一般人的稱呼嗎?!
柳望舒仔細回想了一下,楊兄只有在對于女子親昵之時,或者作為女子長輩之時才會這么稱呼。
比如楊清源會叫自己,“望舒”;稱呼那個女將軍“雪陽”!
再就是大理寺中那個玉虛一脈的人間行走,是楊清源的師侄,所以楊清源會叫一聲“可琴”。
但是這個姬明珠很不對勁。
楊清源雖然吸引女子,但是對于一般的女子都是恪守禮儀的,雖然大周民風開放,但是也楊清源和女子還是保持適當距離。
但是楊清源和姬明珠之間,好幾次都已經超越楊清源基本的相處距離了,行動之間,甚至比自己還親近。
現在楊兄更是親昵叫她“明珠!”,柳丶神斷丶望舒察覺事情
沒有那么簡單。
柳望舒一邊想一邊跟著楊清源上了石橋。
“所有人小心!”
楊清源的一句話,讓正在思索的柳望舒回神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长子县|
木兰县|
隆昌县|
涞源县|
乌恰县|
库车县|
保山市|
广水市|
遂川县|
顺昌县|
密云县|
霍州市|
北碚区|
巴中市|
左贡县|
阿拉善右旗|
田阳县|
东山县|
台南县|
达州市|
东辽县|
桑日县|
桦甸市|
江安县|
东丰县|
大丰市|
常宁市|
五峰|
南京市|
崇左市|
乌兰察布市|
腾冲县|
南溪县|
宁远县|
神木县|
永寿县|
东光县|
唐海县|
和平区|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