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鎮胡傳說-《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3/3)頁
楊清源和明珠夫人接過了羊湯,雖然是大鍋菜,但是很鮮美。
羊不料,牛不椒。
原汁原味的羊湯,但是膻味卻不是很重,即便是明珠夫人這個庖廚圣手,也不得不贊一句,這大鍋菜煮的有幾分水準。
劉伯喝了一口羊湯,繼續說道,“當時我們和乾軍的散兵游勇,邊打邊追,從草原一直到戈壁,最終失去了方向。我們整個百人隊,也就剩下我們二十三人。”
“就在我們想要尋找大軍之時,卻遇上戈壁之上的沙暴!那場景,黃沙遮天蔽日,席卷而來。我們在沙暴之中伸手難見五指,雖然大家將馬匹圍成了一圈,但是最終還是被沙暴掩埋。”
“待到沙暴過去之時,周圍只剩下我們九個弟兄和十一匹戰馬,剩下的人馬不知所蹤了。”
不得不說,這位劉伯還是很有說書天賦的,講起來活靈活現。
“當時我們身邊的水袋已經喝完了,若是再找不著水源,弟兄們都得死在戈壁灘上,我們又費力向前走了十幾里,我當時受不住暈倒了,等到我醒來的時候,我和我的那些弟兄們都已經被一個屋里。”
楊清源若有所思,“那里就是鎮胡城!?”
“沒錯,那里就是鎮胡城!鎮里住著的老百姓,不知有宋,更不知我大周,乃是前秦遺民。在聽說我們是和元蒙大乾作戰的軍隊之后,他們為我們包扎了傷口,為我們備足了水源,還送了我們九匹駱駝,我和我弟兄們也從戈壁之中走了出來。”
楊清源知道,這應當就是前秦一世皇帝留下鎮守鎮胡城的人,當年秦皇北驅東胡,在九原附近留下三十萬戍邊大軍。
這三十萬大軍和百越遠征軍,并稱為秦軍兩大王牌。
九原軍的主將為蒙恬,軍中多蒙氏子弟,故又稱為“蒙家軍”。
前秦二世皇帝,胡亥矯詔賜死了蒙氏兄弟和公子扶蘇,而九原軍中以蒙氏子弟為核心的數萬人也不知所蹤,很有可能就是前往了這座鎮胡城。
“后來班師回朝的時候,我們向校尉稟明此事,得大將軍令,我們帶上了謝禮去謝人家,可是卻沒有能找到這鎮胡城。”
回憶這段往事之時,劉伯也是感慨萬千,四十年前的事情,恍惚間好像還是昨天發生一般。
那戈壁之中沒有路標,確實沒法辨別方位,所以他們最終沒能再次找到鎮胡城。
“那劉伯你還記得鎮胡城大概在什么位置嗎?!”
劉伯皺了皺眉頭,“具體的方位,我肯定是不知道的,畢竟我們第二次也沒能找到鎮胡城,但是我依稀記得,當時我們是一路向西北走,躲避一隊元蒙騎兵千人隊的追殺,大約二十多天,才出了草原,進了戈壁。進了戈壁之后,沒有標識,只能知道大概是向北前進,其他的卻是一概不知了。”
戈壁風沙漫天,即便是熟悉路徑的人在其中也會迷失道路,何況是他們這些外來的士卒。
“那劉伯,當年那幾個跟您一起去過鎮胡城的老伯可還有在世的?!”
劉伯聞言長嘆了一聲,“當年我們一共是九個人去的鎮胡城,次年第三次北伐,老王、老陳、老李、老趙、老馮死在了元蒙人的手里;混得最好的是阿虎,因為斬了射殺了元蒙兩個千夫長,被封為校尉。可惜,當了官之后人就變了,貪污軍餉被前來軍中巡查的都察院御史老爺也抓著了,判了斬立決。”
“剩下我和剛子,三旺,剛子二十年就病死了,剛子五年前也沒了。真正去過那個鎮胡城的,這天策軍中,可能就剩我一個了!”
劉伯已經七十有四,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是難得的長壽了,他的袍澤年齡應當和他相差不多,卻沒有他那么長的壽數。
隨之劉伯又說了一些細節上的東西,但是由于時間太長,不少都已經記不清了。
“要不是你提,我還真是很少想起這事,但是你一提,又好像是昨個發生的一樣。”
一番話,讓劉伯憶往昔,感慨良多。
不過對于楊清源來說,雖然沒有得到鎮胡城的具體位置,但還是收獲滿滿。
通過劉伯的言語,便已經得知,這鎮胡城是在戈壁距離草原不遠的地方。
再結合望月玉玨和龍紋玉璜的中得到了情報,要找這鎮胡城的遺址,也不至于是大海撈針。
特別是鎮胡城還有人居住,有人居住便需要與外界交流,那便一定會留下痕跡。
聽完了故事,喝完了羊湯,楊清源也是起身,“老爺子,這次要多謝你!”
說著,楊清源從懷中掏出了十張銀票,都是十兩一張的小額票。
“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劉伯看到這臉色一板,“這話說得,我老劉是貪圖這些銀子嗎?!再說了,我無兒無女的,要這些阿堵物做什么?”
楊清源卻笑道,“雪陽不是從小吃您的飯長大的嗎?這就當是我給雪陽交的飯錢吧!”
說完楊清源也不再多言,只是帶上明珠夫人,身影一幻,便消失在土灶旁。
留下,劉伯一個人,搖頭苦笑。
/75/75654/29681065.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耿马|
炎陵县|
上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大渡口区|
景洪市|
普定县|
张家界市|
葫芦岛市|
阿拉善右旗|
中阳县|
峨眉山市|
邯郸市|
仁寿县|
寻甸|
佛冈县|
平武县|
五大连池市|
子洲县|
桓台县|
邛崃市|
台北市|
都昌县|
西畴县|
右玉县|
浦江县|
开封县|
桑植县|
田东县|
旬阳县|
宝兴县|
常山县|
阿巴嘎旗|
象山县|
淮北市|
黄山市|
印江|
乌兰察布市|
邯郸市|
吐鲁番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