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敵軍更近,起拒馬否?” “再等!” 統領似乎不為所動,正在心中默數。 “一百五十步。” “一百二十步。” “一百步!” …… “八十步!” 就在統領預估到八十部的瞬間,雙目赫然一亮。 “起!” 一旁的士卒,立刻用力拉動手中的麻繩,原本設置在地面上的機關被拉動。 一排拒馬槍以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排列方法呈現在周軍陣前。 這拒馬槍乃是郭靖所設,有前宋岳武穆所創,專克騎兵沖鋒。 八旗騎軍的劇本原本是正面沖擊,一擊擊破周軍的軍陣,隨后周軍四散而逃,他們盡情收割軍功。 但是現在的劇本出現了他們意料之外的變化。 原本應該嚇得潰散逃走的周軍,于近在咫尺之時突然豎起了拒馬槍陣,這讓沖鋒當先的八旗騎軍猝不及防,想要勒馬帶韁,企圖止住戰馬。 但剛剛的距離已經足夠戰馬加速到極致,全力沖刺之下,如此短的距離想要勒馬,這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沖在最前方的八旗騎軍撞在了拒馬槍陣之上,頃刻之間人仰馬翻。 被拒馬槍刺穿了身軀的戰馬發出撕心裂肺的悲鳴,轟然倒地。 被摔下了戰馬的士卒則發出了絕望的嚎叫。這是這嚎叫再無之前那般得意和猖狂。 后方狂濤怒浪般席卷而來的馬蹄,瞬間將前方掉落的騎卒踐踏為肉泥。 這拒馬槍陣雖然出其不意,但卻抵擋不住八旗騎兵的沖鋒。 在四百余騎兵落馬之后,后續的騎兵已然沖開了這拒馬槍陣,不過原本的沖鋒之勢也是為之一滯。 “啊呸!阿彌他奶奶的陀佛,小的們,跟佛爺我上!” 在人馬相撞的一瞬間,玄澄掌中的斬馬刀,斜斬而出。 當先的八旗百夫長,高舉手中的戰刀,就要斬向玄澄,但就在他手中戰刀要揮落的瞬間,突然覺得身子一輕。 當他低頭看時,看半截身子和半截戰馬倒在了地面之上。 隨后便是意識一黑,再也不知世事! 這一刀,開啟了今日斬馬營的戰績,也為斬馬營的斬馬刀開封。 “斬!” 斬馬營的神武軍士卒,緊跟玄澄,齊齊斬出。 不動如山的刀陣絲毫沒有受到騎兵沖擊的影響,刀光如墻而進。 開始神武軍的士卒還有些不習慣,胡虜之血濺起之時,還可能會下意識地閉眼。 但是很快,就習慣了這四處飛濺的敵酋血。 白刃霜飛,紅雪星流,當其刀者,人馬俱碎。 在玄澄的帶領之下,斬馬營士卒緩緩向前推進。 收刀,出刀,斬! 收刀,出刀,斬! 在這千錘百煉的花紋精鋼所鑄的斬馬刀之前,八旗騎軍的皮甲根本不能帶來絲毫的防務。 一刀,兩段。 站于斬馬營軍陣最前方的玄澄此刻滿面血污,因為覺得阻礙視線,所以玄澄沒有戴頭盔,但他修有少林的金剛不壞體和金鐘罩,俱是小成,尋常刀劍也難傷其分毫! 渾身浴血的玄澄,此刻連絡腮胡上也有鮮血滴落,絲毫不見出家人的慈悲模樣,就如從煉獄殺出的修羅一般。 但每次出刀之時,玄澄都口誦“阿彌陀佛!”。 隨著殺人越來越多,玄澄的刀法也越來越凌厲流暢,一刀掃過,便是數騎倒地,刀氣已達三丈之遠。 隨著殺戮的進行,玄澄只覺得自己的這門刀法進境飛快。 在玄澄的十三絕中,有一絕,便是少林的慈悲刀法。 慈悲刀,名為慈悲,即慈悲為懷,這套刀法招式柔和,沒有絲毫殺招。 但這只是慈悲刀最基本的修煉方式。 我佛慈悲,以殺止殺。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出刀護生之時,沒有半分殺意,此乃佛門慈悲刀的最高境界。 若是能將慈悲刀練到這般境界,這法天象地境可期矣。 這才是真正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至于一個十惡不赦之輩,放下屠刀,那叫自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