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于之會-《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楚王和于延益站在沙盤之前,眉頭緊鎖,大部分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可面對剩下最大的問題卻是一籌莫展——此刻兵力嚴重不足。
原本今上就與先皇不同,先皇開疆拓土,今上休養生息。
先帝在時,雖然盡力降低賦稅,但是出征作戰的徭役不可避免,使得民生疲敝。
為了減輕天下百姓的負擔,緩解財政壓力,今上主動棄守了邊關附近沒有價值的土地,削減了邊境的防守壓力,并重新整編各路兵馬,將原本的天子十二衛及其他軍馬整編成了天子六軍。
裁撤老弱病殘,發放補貼、農具,幫助其開墾土地,使得其能有口飯吃。
此舉大大緩解了大周在軍費上的開支,讓財政可以更多地傾斜向興修水利,修整馳道,改善民生。
從這一點來看,周帝確實有愛民之心。
旁者不論,光是棄守關外部分土地,就足以讓他背上一個“功在當代,罪在千秋”的罪名。
自周帝施政以來,百姓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大幅提高,卻有太平之相。
而邊境的兵力雖然削減,但是由于六軍整編之時皆是從原本軍隊之中挑選的精銳,雖然在兵力上雖然在主動出擊時略顯不足,但是防守關隘已經足夠了。
但是幽州一戰,龍武軍和御林軍的精華被盡數葬送在土木堡。
朝廷北境,除了被大乾鐵騎牽制的天策軍,再無可戰之兵。
于延益不得已,才從荊楚兩州,調來了備蠻軍和備操軍。
雖然于延益手里有十八萬人馬,但其中十萬人都是預備役的軍隊,戰力相當的一般……
還有八萬人中,六萬人是從土木堡退下來后,收攏的殘兵,士氣不振,此刻畏戰情緒高漲,不復之前的戰力。
在十八萬大軍中,真正能和后金打野戰的,也只有兩萬神武軍的精兵。
然此刻并州的北部防線最為重要,這里是天策軍重要的后勤通道,于延益并州北部三郡部署了八萬人。
南部兩郡則部署了三萬五千人。
真正能夠用于晉陽防線的只有不到十萬的兵力,還需要分出兩萬作為機動部隊,支援南北。
晉陽九門能分到的兵力,一個門不到一萬人。
而最能打的神武軍,于延益只留了八千人,剩下的一萬二千神武軍精兵都被安排在了并州北部三郡,防止后金從背面偷襲天策軍。
別的事情,于延益都可以想辦法解決,比如糧草問題。
晉陽府雖然是并州治所,但是其城中糧草卻不多,而潼關附近卻有京畿五大糧草之一。
情況危急,朝廷也來不及征調民夫徭役,來搬運糧草。
于延益便令工部、戶部收集城內所以車輛,令人集中至糧倉之旁,令所有經過潼關前來支援的兵馬化身運糧軍,一舉解決了存糧不足的問題。
但是這兵馬,于延益是真的沒辦法。
畢竟他不可能變出上萬活人來!
就在于延益和楚王一籌莫展之際,帥府之外有人來報。
“大帥!門外有人持此物和書信一封求見大帥!”
于延益從侍衛手中接過了信物和書信,這東西于延益很熟悉,是周帝賜給楊清源的龍紋玉墜。
通體溫潤的羊脂玉,原本帶上雜色之后便會破壞其美感,照理說是沒有資格成為皇室之物的,但是這塊玉卻不一樣。
其中黃色的雜色不像普通羊脂玉的雜色那般昏晦,反而顯得鮮明暢快,且形狀就如一條五爪金龍一般,巧奪天工。故此才被稱為龍紋玉墜。
這種奇玉可不好造假。
在開大信封看到書信之時,于延益可以確定了,應該是楊清源無疑,這紙上的字跡所用的筆乃是楊清源自制的“鉛筆”。
迅速瀏覽完信后,于延益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殿下,兵來了!”
楚王從于延益的手中接過書信。
這正是楊清源讓郭靖夫婦帶給于延益的書信,聽從楊清源的建議,郭靖夫婦將在北境三州的丐幫弟子及靠著自身和洪七公影響力召集的元化境以下的武者都帶來了。
“我親自去迎接!”于延益起身就要前往府外。
此刻的郭靖,可不僅僅是一個洞玄境的高手而已,他可以作為天下武林人士相助朝廷抵御外虜的一面旗幟。
“于大人,本王同你一道前往!”
楚王也起身,跟著于延益一起前往了府外。
“可是郭大俠當面!”
于延益還未到郭靖身前,便開口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海晏县|
奇台县|
山阳县|
德安县|
班玛县|
南雄市|
西乌珠穆沁旗|
泾阳县|
南京市|
大同县|
彰化县|
汾西县|
方山县|
秭归县|
襄城县|
宁安市|
灌南县|
原阳县|
逊克县|
平罗县|
宁明县|
乌审旗|
襄樊市|
浦县|
逊克县|
天门市|
田林县|
靖州|
依安县|
疏附县|
桃园市|
格尔木市|
聂荣县|
霍城县|
四会市|
三台县|
新泰市|
郸城县|
休宁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