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路漫修遠-《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縣令看著進入門內的書生,面色微微一正。
國朝重士,對于讀書人很是優待,若是有功名在身還可見官不拜。
再例如免除差徭、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上官。
往小了說,那是功名在身,往大了說,那就是階級跨越了。
會稽縣令看兩人的打扮和年紀,應該是已經有功名在身了,兩人所穿的儒袍至少是中了秀才的文人才能穿著的。
“你們是何人?與本案有何關系?”
對待這樣的人,可不能像忽悠王時一樣!
“在下山陰舉子楊一杯,見過縣令大人!”
“山陰舉子王仁父見過縣令大人!”
縣令感覺這兩人的身份似乎還要超出他的預料。
在科舉之中難度最大的可不是金榜題名,而是榮登桂榜。
科舉之中素來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
倒不是說舉人的分量比進士中,而是中舉的難度和中舉之后帶來的階級跨越更在進士之上。
相比于秀才,舉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階級跨越。
會稽縣令就是舉人出身,擔任了一方學官,后來得到了補缺的機會,當上了一任縣令。
而且看這兩人的年紀未必沒有機會金榜題名,無冤無仇之下,縣令肯定也是先希望交好兩人的。
“兩位有何話要說?”
楊清源也不客氣,直接開口道,“在下想請問縣令大人,就是如此審案的嗎?!”
來者不善,咄咄逼人。
縣令原本溫和的臉色也一下子沉了下來。
雖然這兩人是舉人,縣令想要交好,但也不代表這兩個讀書人有資格在自己的面前指手畫腳。
“怎么?你們二人對本官的審案之法有意見?!”
王華沒有主動開口,只是看著楊清源說話。
雖然他是越州代刺史,但楊清源這個越州黜陟使才是真正掌握生殺大權的人,五品以下,不必啟奏就可先行任免。
而且王華作為這縣令的上官,也該避嫌。
“不是有意見,而是大人似乎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去審案啊!?”
縣令的面色更黑了,這個舉子以為自己是誰啊!好大的膽子!尚無官身就更非議一縣縣令,簡直猖獗之極!
縣令一拍驚堂木,勃然大怒道,“大膽!難道本官如何審案還要你來指點!?”
不理會縣令怒拍驚堂木的官威,楊清源繼續開口道:“不是我要指點,而是大周律例寫明了該如何審案!?這位王老伯既然敲響了鳴冤鼓,自然是有冤情上訴,你一不查人證詳情,二不傳被告嫌煩,三不斷是非曲直,在這公堂之上,大展官威,這就是你代天子牧民的態度嗎?!”
楊清源說話之間帶上道門真元,醇厚的聲音能夠清楚地傳入在場眾人的耳中。
眾人只覺楊清源所言,義正詞嚴,句句有理,忍不住叫好的。
就在縣令要再拍驚堂木肅靜全場之時,楊清源突然轉頭說道,“諸位父老,這縣衙乃是莊嚴之地,并非市井之場,若是為官者肆意妄為,諸位自當仗義執言,但如此叫好,未免有失莊重。”
眾人聽著楊清源清朗之聲,竟然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
“縣令大人,不知道大周律例能不能教你審案!”
會稽縣令臉色已經黑得像是去了一趟爪哇國,這個書生到底是什么情況,自己和他無冤無仇,為什么要如此的撕破臉皮?就為了這王老頭一家?!
雖然腦海之中疑問難解,但是嘴上卻絲毫沒有示弱之意。
“大周律例自然是不錯的,但是你一介舉子,不通實務,只會紙上談兵,坐而論道,豈知這實務之難?!本官念在你功名在身,不予追究你前款擾亂公堂之罪,若是再胡攪蠻纏,就休怪本官的衙杖不客氣了!”
雖然縣令不能革除舉子的功名,但是找個由頭扣個罪名打上一頓板子也是不成問題的。
楊清源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后從懷中掏出了官憑,然后開口道,“請大人看完之后,隨我到后堂一敘,學生有下情稟報。”
縣令看到桌上的東西,心中咯噔一下,這玩意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官憑,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偽造的東西。
官憑嚴格地來說是用兩件東西組成的,一是介紹主人身份官職的文書,還載明了主人的年紀相貌。
二就是魚符,以銀、金、玉等材質所做的。
六品以下為銀質;六品及以上至四品以下為金質,四品以上為玉質。
此刻會稽縣令眼前的這塊魚符就是玉質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根河市|
卢氏县|
吉木萨尔县|
龙泉市|
凉城县|
黔西县|
龙门县|
正定县|
瓮安县|
南通市|
仙桃市|
宁夏|
永吉县|
肃南|
新泰市|
肃北|
湟源县|
阿荣旗|
鄂托克旗|
冷水江市|
桃园县|
开原市|
普兰县|
抚宁县|
林甸县|
景德镇市|
河北区|
宁化县|
蚌埠市|
安义县|
上犹县|
大余县|
鞍山市|
铁岭市|
万山特区|
石棉县|
囊谦县|
农安县|
弥勒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