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天心訣,乃昔日太平道主,大賢良師所創絕技。 太平道與一般的道家門派不同,他們一直追求的是推翻朝廷,建立一個以道為尊的道國。 每逢亂世,他們都會跳出來興風作浪。 當年太祖的對手陳漢,就曾經得到了太平道的支持。 不過最終還是在逐鹿天下時敗給了太祖。 “不知此人武功如何?!” 墨觀瀾開口道,“當日他變現出來的武功,可能還要略高于今日之你,不過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略高于我?!” 楊清源有些難以置信。 到不是他自負,只是如今,他以先天無極功御使萬劍歸宗和先天破體無形劍氣兩大絕學,劍氣鋒芒,擋者披靡。 融合百家輕功身法自創的《登天階》堪稱天下一絕,再加上萬劍朝宗的劍意,這樣的配置,堪稱洞玄境中的頂配了。 就在楊清源懷疑之際,墨觀瀾解釋道。 “我其實已經是在盡力高估你了!跟我動手的時候,三龍首可能已經摸到了法天象地境的邊界。你的劍意雖然厲害,但是比起他的道境,還是略顯稚嫩!” “若是如此,我便知道這三龍首是誰了!” 墨觀瀾隱居避世,對于江湖掌故、消息情報,自然不像楊清源這般了如指掌。 “這三龍首是何人?!” “太平道主,自稱天師的‘孫恩’!” “天師”這個稱號,一向是由龍虎山一脈相傳。 后漢年間,張道陵著作道書24篇,收徒設教,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也就是如今大周的天師府。 “天師”此號一直在張家嫡脈的龍虎山中傳承,即便是道門如今已經以道尊為首,“天師”之號依舊地位尊崇。 孫恩敢自號“天師”,也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此人上呈第一任太平道主,大賢良師的黃天心訣,刪繁就簡,革舊鼎新,創出了黃天大法。 這黃天大法,雖然神妙,但說到底確實就是在煉氣的同時煉心。 初層煉心,是煉未純之心,屏情去妄,心照于空。 二層煉入定之心,煉心合氣,氤氤氳氳,神功初奠。 三層煉心,是名天地之心,一陽來復,煉心進氣,玄關竅成。 四層煉退藏之心,玄關乍現,得元功成。 五層煉筑基之心,取坎填離,積金入腹,結丹累氣。 六層煉了性之心,玉液還丹,血自化為白膏,意自凝作赤土。 七層煉已明之性,以有投無,以實灌虛?;⑾蛩猩?,龍從火里出,龍虎相搏,猛烹極煉,全身靈竅皆開。以先天制后天,性命合而為一,成大還丹功法,七返九還,至此存神明性,道心永不動搖。 八層煉己復之心,心定存神而通明,要使身中真元,盡化為神,身中之神,能遨游于外,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出神入定,不為物境所迷,煉心成神。 楊清源對于黃天大法還是很了解的。 至于為什么了解,因為當日孫恩的黃天大法練至第七層之時,曾經上武當挑戰張老道,欲奪這道尊之位。 可惜了,毫無懸念地敗于張三豐之手。 雖然敗了,但張三豐對其天賦和自創的黃天大法亦是稱贊不已。 墨觀瀾補充了一句,“十年過去,以三龍首的天賦,再加上前段時間的天地之變,三龍首此時多半已經是法天象地境了!” 楊清源確認道,“若三龍首真的是孫恩,法天象地境,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當日的墨觀瀾如果能從兩個楊清源級別的洞玄境以及公子羽手下全身而退,那八成當時便已經是法天象地的高手了。 墨觀瀾身為原弈劍聽雨閣主,一身劍道修為,甚至還在劍詩十三柄名劍中大部分人之上,但楊清源的靈覺卻絲毫感受不到他身上的劍意,反而盡是道門莊周一脈的逍遙之意。 面對楊清源探詢的目光,墨觀瀾也沒有生氣,反而繼續說道,“至于那六龍首和七龍首,更是神秘,我只知那六龍首血氣充盈,七龍首身上則一直有一股郁氣,其他便無從得知了?。〔贿^按照公子羽當時招人的眼光,六龍首和七龍首即便不是法天象地境,也該是洞玄境中的佼佼者!” …… 墨觀瀾這一講便是兩個時辰。 “多謝前輩解惑!”楊清源點頭謝道,今日拜訪墨觀瀾確實有了極大的收獲。 但是墨觀瀾卻抬手阻止道,“你急什么,我話還沒說完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