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一旁的沈豹上前,舉起了另一邊的一具骸骨。 “這死者文破軍的骸骨,諸位請看其骨傷斷口之處。” 文頡原本想要發作,死者的尸骨被人如此拿在手中,是為不敬,但是宋惠父、楊過、沈豹三人的手上都帶著大理寺特制的鯨皮手套,并未直接接觸尸骨。 相比京兆府、六扇門、刑部這三家的仵作,大理寺這已經是對亡者相當的尊重了。 這是楊清源在潛意識中培養大理寺良好的辦案習慣,雖然開始的時候顯紋粉應用并不廣泛,但是拋開保存指紋的功能不算,帶上鯨皮手套還是有別的好處的。 比如可以避免沾染現場殘存的毒素,隔離尸體上的病菌……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帶上鯨皮手套會顯得很上檔次,很專業。 當大理寺的外勤人員,主要是明秋、察豪兩司的捕快,一到現場,就十分專業地從工具箱中取出了一雙雙鯨皮手套,開始現場作業。 這逼格,這專業范,不甩出刑部那群人好幾條街? 在回到沈豹手中的斷骨之上,與右側的骨骸不同,文破軍骸骨的折斷之處,沒有絲毫血蔭現出。 文頡神色難看,文破軍的尸骨上的傷,乃是他在京兆府的仵作第一次驗尸之后造成的,以元化境的掌力施展碎骨掌,在不傷文破軍血肉肌膚的情況下,震碎其內的骨骸。 只是沒想到,大理寺竟然還有這樣的手段,能夠檢查骸骨傷勢到底是生前所致還是死后造成。 看著眼前的結果,文頡并不想承認,若是依照現在的情況,那文破軍真的就白死了! “楊大人,你們大理寺這什么蒸骨法有何用?!如何能說明我兒的骨傷是在死后所致?!就憑著骨頭斷處的血蔭嗎?!” 一股優越感油然而生,這是學霸對學渣的優越感! “你知道光的反射和吸收嗎?!你知道光的波長嗎?!” 文頡雖然是武將,但確實識字的,還讀過幾本書,但是楊清源所說,別說是文頡這個武夫,就是一旁翰林出身的李澄光也沒聽懂。 每個字都能聽懂,但是卻不知道組合起來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