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就導致了目前這個尷尬的局面,五年之間,柳獨峰所立之功,只有賞銀,未有晉升。 而楊清源的奏本之中卻提出了一個新的辦法——賜爵。 大周不比前朝,并沒有非軍功不得封爵的明確說法,大家只是將其當做慣例。 楊清源就是基于這個前提,提出了封爵。 以柳獨峰制衡江湖,維護治安,破獲大案的功勞來看,便是賜個子爵都是應該的,但是楊清源還是保守了一波,在奏本中請賜柳獨峰男爵勛位。 自古官、爵分離,官掌實權,爵有食邑。 但是爵位只有虛銜,沒有實權,雖然地位不低,但是在朝中分量卻不夠。 故而勛貴集團才會抱團取暖,對抗文官。 但是柳獨峰缺的只是地位。若論實權,柳獨峰可以不經圣旨和內閣調動上千捕快,這樣的權力,朝中能有幾人?! 而且這個爵位還會帶來一個質變,人生在世,不能免俗的無非名利。 這個爵位還有一個好處,一旦封爵,即便是個男爵也會載入大周的史冊。 原本以柳獨峰的地位,雖然手握實權,但說到底也只是個刑部下屬的緝盜部門,不可能出現在史書之中,即便出現了,也就是捕頭柳某。 但是現在成了柳爵爺就不一樣了,柳獨峰不貪錢財,不好女色,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武道和名聲。 現在楊清源已經助他完成了名聲,而武道的追求也要落到楊清源的身上。 “楊大人,大恩不言謝,日后若有差遣,六扇門上下自當竭盡全力!” 柳獨峰這態度,幾乎是把大理寺當上級部門了。 在刑部手下和在大理寺手下,都是當小弟,看看人家大理寺的待遇,是個人都會想跳槽。 “柳大人言重了!此語可不能亂說,大理寺和六扇門應該是守望互助,合作共贏。雙方應當結成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了!!!” 柳獨峰愣了一下,“全天候?!戰略?!” 第(2/3)頁